創新:打造“無傳銷”良好環境
打擊傳銷的目標是沒有傳銷,但是現實中傳銷又往往屢打不絕。這其中有著深層次的經濟、社會、文化諸多原因,具體而言有三個方面:首先,傳銷分子精心設計騙局,打出西部大開發、純資本運作、政府暗中支持等幌子,編造謊言,誘使別人上當受騙;其次,傳銷分子抓住社會上部分人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心理,對人進行洗腦,使人精神受到控制,變得不理性而陷入傳銷陷阱;第三,被騙的人因為投入收不回來,有了損失,不甘心,即使明明知道上當受騙,也要想辦法把損失撈回來。這樣,只能再去騙別人,甚至騙親人、騙朋友。
創造一個沒有傳銷的良好社會環境,一直都是各級工商、公安部門努力的目標。為此,這些部門也探索了很多可行的路徑。
無傳銷社區(村):凈化一片宜居天空 9月12日,麗水縉云縣工商局創建無傳銷社區啟動儀式在該縣行政中心廣場舉行,麗水市工商局經檢支隊、縉云縣政法委維穩辦、五云街道、縣公安局的相關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并向五云街道新城社區代表授予“無傳銷社區宣傳點”銘牌。無傳銷社區的建立,將進一步構建起全社會群防群治打擊傳銷的新局面。
在啟動儀式現場,縉云縣工商局副局長李曉青作了動員講話,號召各部門從講政治、維穩定、促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將無傳銷社區創建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無傳銷社區”代表宣讀了倡議書,直銷企業玫琳凱公司代表也在啟動儀式現場宣讀了誠信經營公約,宣誓今后要嚴格按照《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依法自律,合法經營。啟動儀式結束后,義務宣傳員和志愿者們帶領廣大市民參觀打擊傳銷宣傳展板,向現場群眾分發資料,現場開展“無傳銷社區”知識問答,全力營造禁止傳銷的良好氛圍。
在杭州、寧波、溫州、紹興、金華、麗水等地,無傳銷社區(村)創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點評】社區、村居是老百姓居住之所,要實現宜居,就不能有傳銷分子的打擾,就不能有傳銷行為的侵害,所以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是進一步優化宜居環境的重要一環。
無傳銷校園:保護一塊純潔圣地 今年10月24日,一堂專門對杭州下沙高教園區2012年入學新生的“禁止傳銷”大型知識講座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舉辦。來自區內14所高校的學工部、保衛處及團委工作人員、輔導員代表、新生代表、反傳銷志愿者隊隊員共500余人參加。會后,同學們都表示:通過今天的講座,對傳銷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認識,提高了辨識能力。
本次活動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開發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下沙高教辦共同承辦,是開發區創建“無傳銷校區”活動的縱深推進。本次知識講座將錄制成光盤,由各高校組織2012年入學的新生學習,確保“禁止傳銷”的宣傳教育在新生中不留死角。
自開發區創建“無傳銷校區”活動以來,通過“珍愛學業、遠離傳銷,共建和諧校園”啟動儀式、組建14支反傳銷志愿者隊、在高校推行“禁止傳銷五個一”工程、暑期“禁止傳銷”現場咨詢以及本次知識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將“禁止傳銷”觀念深入宣傳到區內14所高校每一位師生,為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11月21日,“下沙高教園區禁傳工作座談會”在浙江傳媒學院召開,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檢處、浙江省教育廳下沙高教辦、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檢處、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開發區工商分局、開發區公安分局、開發區管委會綜治辦、白楊街道辦事處等領導和下沙高教園區各學校保衛處負責人參加了座談。這次座談進一步深化了 “無傳銷校園”創建工作。
今年以來,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大學校園都有所行動,當地工商、公安等部門則紛紛行動,為學生們上課、宣講和輔導。
【點評】校園是一塊純潔的圣地,保護學生免受傳銷毒害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創建“無傳銷校園”為的就是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反傳銷義工”:筑起一道群眾防線 在諸暨市草塔鎮,有一支工商部門組織的反傳銷義工隊,這是浙江省最早一支村級反傳銷義工隊。說起這支義工隊伍,諸暨市工商局草塔工商所負責人連連豎起大拇指:“傳銷組織人員復雜,隱蔽性強,義工隊伍來自群眾,扎根基層,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傳銷組織的動向,對我們打擊傳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草塔外來人口多,人口結構復雜,從前幾年起,這里成為傳銷重災區。草塔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了眾多的外來建設者,據統計全鎮外來人口達5萬余人。地處城郊、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外來人口眾多,成了傳銷組織頻繁活動的區域。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波及輕紡行業,一些工廠業務縮減,處于半停產狀態,更為傳銷提供了有利條件,草塔鎮曾一度成了諸暨傳銷高發區之一。
2009年,草塔工商所在上級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實現部門監管向群防群治轉變,實現事中事后監管向事前防范轉變為目標,開展了利用社會力量打擊預防傳銷的探索。
“三年來,我們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構建社會化監管體系,依靠村干部、反傳義工等社會力量,今年還沒發生過傳銷案子。”草塔工商所所長傅京生介紹說。
2009年底,工商部門在聯合執法機制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責任區干部和村干部之間的互動式監管機制,大大壓縮了傳銷生存的空間。
由于村干部的精力和人員畢竟有限,2010年3月,草塔工商所正式向村干部、平時主動舉報的村民、一些個私經營者發出倡議,成立了全省首支打傳反傳義工隊伍,將松散的熱心群眾組織起來,讓他們以義工的身份承擔起反傳宣傳、線索提供、勸阻傳銷、協助打傳等工作,共同落實對傳銷活動的監管。
自此,草塔鎮正式構建起政府部門之間聯合執法、部門與村干部之間互動監管和發動義工群防群治的社會化打傳反傳監管體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部門還專門制訂了義工制度規范。制訂了工作流程以及法律宣傳、信息報送、協助執法、臺帳登記等7項工作制度,每位義工都有統一的工作證和編號,每項工作義工和聯絡員都必須嚴格按制度進行登記。細分義工監管區域,以“全覆蓋、無盲區”為標準,將全鎮分成18個管理網格,結合義工隊員所處地域、年齡、工作等特點,實行義工分組包片工作法,實現義工反傳網格化管理模式。
“在你們家租房子的小年輕,怎么老是一群人進進出出的啊,你要當心點啊,不要是搞傳銷的!”顧旭耀是來自草塔鎮杭金七村的義工,在村子里轉悠,他會對村子里的房屋出租戶不時提個醒。
“傳銷一般三五個人分多批進進出出,上課時間比較有規律,平常很少與周圍老百姓交流,比較有紀律性。工商給我們搞了好幾次培訓,一般搞傳銷的我們還是能覺察的出來。”顧旭耀介紹說,“前兩年我們已經勸散好幾次初級傳銷活動了,這兩年已經見不到傳銷分子了。”
【點評】充分利用好反傳銷義工,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群策群力,反傳銷義工是實踐“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的成功典型。
志愿者:形成一支宣傳隊伍 近日,一支由雄振、瑞豐等多家企業經理、員工自發組成的“宣教打傳”志愿者隊正式揭牌成立,企業內部的“無傳銷防衛戰”有了自己的防備力量。
企業一直以來是“無傳銷”整治的重點區域,近年來文成縣工商局不斷加大對企業的宣教力度,為徹底斬斷傳銷伸向企業的“黑手”,該局積極聯系多家企業負責人,多次走訪,達成無傳銷防衛共識,組建了這支企業“宣教打傳”志愿者隊。
志愿者隊負責對片區企業無傳銷的宣傳教育,包括“無傳銷巡回演講”、“無傳銷現身說法”等,同時還負責對企業無傳銷重點防范對象的備案登記以及發現傳銷活動時及時報告至工商部門。為提高志愿者隊“宣教打傳”業務水平與實戰能力,6月18日,文成縣工商局第一期“宣教打傳”培訓班走進雄振汽摩配鍛造有限公司,與志愿者們共同學習探討傳銷的有關業務知識與法律法規。
【點評】志愿者通過培訓,不僅自身掌握了反對和打擊傳銷的知識,而且組成一支宣傳反傳銷的隊伍,成為打擊傳銷的重要宣傳力量。
目標:讓傳銷活動絕跡 打擊傳銷要依靠廣大群眾的支持,首先老百姓對傳銷的認識要清楚,他們有了“免疫力”,傳銷自然就無處鉆營。
工商、公安等部門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和巡查密度,來鞏固“無傳銷社區”等的創建成果。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相關政府部門按照屬地監管原則,各地在轄區居委會、村委會成立打擊傳銷聯絡點,利用消費維權站點工作人員對區域情況熟悉的有利條件,發揮各站點工作人員對傳銷行為的舉報和監督作用,及時掌握傳銷行為的新牲、新動向,發現有以“直銷”、“連鎖經營”、“考察”等名義從事變相傳銷的實時向執法部門提供線索,為精準打擊提供參考。
浙江省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打擊和防控傳銷,目的就是要讓傳銷失去生長的環境和空間,開展一系列活動的目的也在于進一步做好宣傳,讓傳銷活動徹底絕跡。”
創造一個沒有傳銷的良好社會環境,一直都是各級工商、公安部門努力的目標。為此,這些部門也探索了很多可行的路徑。
無傳銷社區(村):凈化一片宜居天空 9月12日,麗水縉云縣工商局創建無傳銷社區啟動儀式在該縣行政中心廣場舉行,麗水市工商局經檢支隊、縉云縣政法委維穩辦、五云街道、縣公安局的相關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并向五云街道新城社區代表授予“無傳銷社區宣傳點”銘牌。無傳銷社區的建立,將進一步構建起全社會群防群治打擊傳銷的新局面。
在啟動儀式現場,縉云縣工商局副局長李曉青作了動員講話,號召各部門從講政治、維穩定、促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將無傳銷社區創建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無傳銷社區”代表宣讀了倡議書,直銷企業玫琳凱公司代表也在啟動儀式現場宣讀了誠信經營公約,宣誓今后要嚴格按照《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依法自律,合法經營。啟動儀式結束后,義務宣傳員和志愿者們帶領廣大市民參觀打擊傳銷宣傳展板,向現場群眾分發資料,現場開展“無傳銷社區”知識問答,全力營造禁止傳銷的良好氛圍。
在杭州、寧波、溫州、紹興、金華、麗水等地,無傳銷社區(村)創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點評】社區、村居是老百姓居住之所,要實現宜居,就不能有傳銷分子的打擾,就不能有傳銷行為的侵害,所以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是進一步優化宜居環境的重要一環。
無傳銷校園:保護一塊純潔圣地 今年10月24日,一堂專門對杭州下沙高教園區2012年入學新生的“禁止傳銷”大型知識講座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舉辦。來自區內14所高校的學工部、保衛處及團委工作人員、輔導員代表、新生代表、反傳銷志愿者隊隊員共500余人參加。會后,同學們都表示:通過今天的講座,對傳銷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認識,提高了辨識能力。
本次活動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開發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下沙高教辦共同承辦,是開發區創建“無傳銷校區”活動的縱深推進。本次知識講座將錄制成光盤,由各高校組織2012年入學的新生學習,確保“禁止傳銷”的宣傳教育在新生中不留死角。
自開發區創建“無傳銷校區”活動以來,通過“珍愛學業、遠離傳銷,共建和諧校園”啟動儀式、組建14支反傳銷志愿者隊、在高校推行“禁止傳銷五個一”工程、暑期“禁止傳銷”現場咨詢以及本次知識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將“禁止傳銷”觀念深入宣傳到區內14所高校每一位師生,為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11月21日,“下沙高教園區禁傳工作座談會”在浙江傳媒學院召開,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檢處、浙江省教育廳下沙高教辦、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檢處、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開發區工商分局、開發區公安分局、開發區管委會綜治辦、白楊街道辦事處等領導和下沙高教園區各學校保衛處負責人參加了座談。這次座談進一步深化了 “無傳銷校園”創建工作。
今年以來,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大學校園都有所行動,當地工商、公安等部門則紛紛行動,為學生們上課、宣講和輔導。
【點評】校園是一塊純潔的圣地,保護學生免受傳銷毒害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創建“無傳銷校園”為的就是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反傳銷義工”:筑起一道群眾防線 在諸暨市草塔鎮,有一支工商部門組織的反傳銷義工隊,這是浙江省最早一支村級反傳銷義工隊。說起這支義工隊伍,諸暨市工商局草塔工商所負責人連連豎起大拇指:“傳銷組織人員復雜,隱蔽性強,義工隊伍來自群眾,扎根基層,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傳銷組織的動向,對我們打擊傳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草塔外來人口多,人口結構復雜,從前幾年起,這里成為傳銷重災區。草塔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了眾多的外來建設者,據統計全鎮外來人口達5萬余人。地處城郊、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外來人口眾多,成了傳銷組織頻繁活動的區域。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波及輕紡行業,一些工廠業務縮減,處于半停產狀態,更為傳銷提供了有利條件,草塔鎮曾一度成了諸暨傳銷高發區之一。
2009年,草塔工商所在上級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實現部門監管向群防群治轉變,實現事中事后監管向事前防范轉變為目標,開展了利用社會力量打擊預防傳銷的探索。
“三年來,我們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構建社會化監管體系,依靠村干部、反傳義工等社會力量,今年還沒發生過傳銷案子。”草塔工商所所長傅京生介紹說。
2009年底,工商部門在聯合執法機制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責任區干部和村干部之間的互動式監管機制,大大壓縮了傳銷生存的空間。
由于村干部的精力和人員畢竟有限,2010年3月,草塔工商所正式向村干部、平時主動舉報的村民、一些個私經營者發出倡議,成立了全省首支打傳反傳義工隊伍,將松散的熱心群眾組織起來,讓他們以義工的身份承擔起反傳宣傳、線索提供、勸阻傳銷、協助打傳等工作,共同落實對傳銷活動的監管。
自此,草塔鎮正式構建起政府部門之間聯合執法、部門與村干部之間互動監管和發動義工群防群治的社會化打傳反傳監管體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部門還專門制訂了義工制度規范。制訂了工作流程以及法律宣傳、信息報送、協助執法、臺帳登記等7項工作制度,每位義工都有統一的工作證和編號,每項工作義工和聯絡員都必須嚴格按制度進行登記。細分義工監管區域,以“全覆蓋、無盲區”為標準,將全鎮分成18個管理網格,結合義工隊員所處地域、年齡、工作等特點,實行義工分組包片工作法,實現義工反傳網格化管理模式。
“在你們家租房子的小年輕,怎么老是一群人進進出出的啊,你要當心點啊,不要是搞傳銷的!”顧旭耀是來自草塔鎮杭金七村的義工,在村子里轉悠,他會對村子里的房屋出租戶不時提個醒。
“傳銷一般三五個人分多批進進出出,上課時間比較有規律,平常很少與周圍老百姓交流,比較有紀律性。工商給我們搞了好幾次培訓,一般搞傳銷的我們還是能覺察的出來。”顧旭耀介紹說,“前兩年我們已經勸散好幾次初級傳銷活動了,這兩年已經見不到傳銷分子了。”
【點評】充分利用好反傳銷義工,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群策群力,反傳銷義工是實踐“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的成功典型。
志愿者:形成一支宣傳隊伍 近日,一支由雄振、瑞豐等多家企業經理、員工自發組成的“宣教打傳”志愿者隊正式揭牌成立,企業內部的“無傳銷防衛戰”有了自己的防備力量。
企業一直以來是“無傳銷”整治的重點區域,近年來文成縣工商局不斷加大對企業的宣教力度,為徹底斬斷傳銷伸向企業的“黑手”,該局積極聯系多家企業負責人,多次走訪,達成無傳銷防衛共識,組建了這支企業“宣教打傳”志愿者隊。
志愿者隊負責對片區企業無傳銷的宣傳教育,包括“無傳銷巡回演講”、“無傳銷現身說法”等,同時還負責對企業無傳銷重點防范對象的備案登記以及發現傳銷活動時及時報告至工商部門。為提高志愿者隊“宣教打傳”業務水平與實戰能力,6月18日,文成縣工商局第一期“宣教打傳”培訓班走進雄振汽摩配鍛造有限公司,與志愿者們共同學習探討傳銷的有關業務知識與法律法規。
【點評】志愿者通過培訓,不僅自身掌握了反對和打擊傳銷的知識,而且組成一支宣傳反傳銷的隊伍,成為打擊傳銷的重要宣傳力量。
目標:讓傳銷活動絕跡 打擊傳銷要依靠廣大群眾的支持,首先老百姓對傳銷的認識要清楚,他們有了“免疫力”,傳銷自然就無處鉆營。
工商、公安等部門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和巡查密度,來鞏固“無傳銷社區”等的創建成果。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相關政府部門按照屬地監管原則,各地在轄區居委會、村委會成立打擊傳銷聯絡點,利用消費維權站點工作人員對區域情況熟悉的有利條件,發揮各站點工作人員對傳銷行為的舉報和監督作用,及時掌握傳銷行為的新牲、新動向,發現有以“直銷”、“連鎖經營”、“考察”等名義從事變相傳銷的實時向執法部門提供線索,為精準打擊提供參考。
浙江省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打擊和防控傳銷,目的就是要讓傳銷失去生長的環境和空間,開展一系列活動的目的也在于進一步做好宣傳,讓傳銷活動徹底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