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訶藏藥:致力成為中國健康事業的標桿企業
金訶藏藥
作為青海藏藥龍頭企業
一直以來
備受青海權威媒體高度關注
6月25日,西海都市報
整版大篇幅報道金訶藏藥
帶你走進媒體眼中的金訶藏藥
# 西海都市報報道電子版 #
以 下 為 報 道 原 文
打造中國健康事業的標桿企業
藏醫學,世界四大傳統醫學的重要部分,誕生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集藏藥研發、生產和營銷為一體的創新型企業,根植于青海,致力于繼承和發展藏醫藥文化。從一個小規模藏藥制劑中心到青海藏藥龍頭企業,30多年的歷程中,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守正創新發展之路。
企業藥品展示墻。西海全媒體記者 吳予琴 攝
守正
傳承藏醫藥千年智慧
“緣起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弘揚博大精深的藏醫藥文化,汲取高原植物的極度生命力,薈萃大健康產品以痊愈大眾。”6月19日,走進位于西寧市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的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這條標語引人注目。這既是企業的發展由來,也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如果是第一次了解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對企業的名字有好奇心。藏藥很容易理解,但“金訶”如何理解?
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裁牛豫娟解釋,訶子,藏語為阿如拉,是最常用的藏藥材,能調和諸藥,增強藥效,被譽為眾藥之王。其中,最為尊貴的就是金色訶子,這也是金訶藏藥的由來。企業的logo標志也是由代表藏醫藥的眾藥之王訶子和代表青藏高原的山峰組成,寓意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孕育的金訶藏藥,擁有極度的生命力,蘊藏生命循環的本質,賦予人們自然而然的生命痊愈力。
“藏醫藥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與自然和各種疾病的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醫藥學體系。”牛豫娟說,高原生長的動植物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一草一木都蘊藏著珍貴的藥用價值。金訶藏藥就是傳承藏醫藥千年的智慧,將這些富有極度生命力的藥材,經過特殊炮制工藝后,制成一顆顆重量雖小,但療效獨特的產品,貢獻于社會。
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外景。圖片由金訶藏藥提供
創新
傳統藏藥生產與現代化高科技工藝結合
藏藥的療效與生產工藝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傳統藏藥生產和現代化高科技工藝的結合上,金訶藏藥做了大量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實現了兩者的完美結合。
企業核心品種安兒寧顆粒的生產車間內,伴隨著藏藥的清香,穿著藍色工裝的工作人員專注于藥材提取、濃縮、制粒、總混等工序。通過制粒、流化床干燥,合格的顆粒進入全自動智能包裝生產線,隨后經過精準分裝、整理、打碼、塑封、裝箱后運向全國各地。
說起車間內的這條生產線可是不得了。這不僅是金訶藏藥生產技術最先進的生產線,也是青海省新版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第一條生產線。它的投入使用代表了從顆粒劑、丸劑、膠囊、片劑等藏藥已全面實現內外包裝自動化連線生產的智能制造。
創新不是一時興起。早在上世紀80年代,金訶藏藥就在傳統藏藥制劑工藝基礎上,引用現有科學技術開展藏藥的研究和開發。目前,企業擁有藏藥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建立了藏醫藥產業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藏醫藥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科研水平,實現了藏醫藥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藥品生產車間。圖片由金訶藏藥提供
前行
成為中國健康事業的標桿企業
企業大廳里,一眼就能看到“成為中國健康事業的標桿企業”13個大字,彰顯著金訶藏藥未來發展的雄心壯志。支撐企業走向這個目標的是多年發展的基礎。
作為青海省中藏藥產業的領軍企業,由國家相關部委確定的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企業,金訶藏藥先后獲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國家優秀民營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青海省“專精特新”企業、青海省質量獎提名獎等多項資質和榮譽。
金訶藏藥現有藥品、保健品、日化用品和冬蟲夏草等共1000余種產品。其中,藥品有65個國藥準字號,獨家品種21個,獨家劑型6個,國家醫保品種22個,國家基本藥物品種1個,OTC(非處方藥)品種10個。藥品覆蓋全國3000多家公立醫院及500余家金訶堂,安兒寧顆粒和如意珍寶丸已成為單品銷售過億元產品。
牛豫娟說,金訶藏藥會緊緊依托藏醫藥資源優勢和深厚的藏醫藥文化底蘊,提升生命每個階段的健康質量,著力打造成為中國健康事業的標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