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養生理論體系的四大支柱:德、友、治、和
和治友德公司因“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的夢想而生,公司名字來源于“和諧”、“共治”、“友愛”、“厚德”。
這四個詞是和治友德人共同遵循的核心價值觀,已融入和治友德公司的文化血脈;同時“德、友、治、和”是養生理論體系的四大支柱,體現了當代養生的指導思想與核心觀念,彰顯大健康新領軍企業的養生理念;此外,和治友德四個字還契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名著《禮記·大學》關于“修身(德)、齊家(友/愛)、治國(治)、平天下(和)”的經典論述,是中華五千年人文精神和處世哲學的智慧體現。
【一】
企業核心價值觀
和諧、共治、友愛、厚德
【和諧】:指企業與自然、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事業伙伴、企業與員工的和諧。
【共治】:指企業與事業伙伴,企業與員工,彼此尊重,相互依存,共同努力,一起推進企業的發展,共享企業建設成果。
【友愛】:強調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事業伙伴、企業與員工相互之間的友愛、感恩之情。企業是一個大家庭,相互關愛、相互幫助、相互感恩。
【厚德】:企業崇尚德行,以德為先。企業守法從業,誠信經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二】
養生四大支柱
德 友 治 和
【厚德】:人類在現實社會中要想實現家庭事業的基業長青和生命的“長生久視”,通過“修德”,進而達到“厚德”是第一要務。因為“惟大德者必得其壽”,只有“勤行修道德,可獲極長生”。這也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具體體現。
【友愛】: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個體的存在都以其他個體的存在為基礎,互助友愛,心存仁愛之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從這個意義來說,“仁者壽”的根本是擁有“仁愛”之心。
【共治】:道德修養的完善提升,需要具體的方法支撐,以“共治”加以補充。言談舉止等身體行為,能反映出人的道德修養,而“治身之術即治心之法”,身心并重,共同治理,才能實現身心一致,表里如一。
【和諧】:“和”是健康的根本,“和諧”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修身養性追求的終極目標。“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是天人之和:“氣血沖和,萬病不生”是人體之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人際關系之和。“因而和之,是謂圣度”是對“和”的高度概括,也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的集中體現。
【三】
傳統文化—《禮記·大學》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修身】:要持續完善自己,行為有規范。正己修身,以身作則,體現做人應以德為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厚德)
【齊家】: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安寧。對待家庭,要做到上孝下悌,兄友弟恭,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親情與友愛。(友愛)
【治國】:治理邦國,管理組織,要實現共享發展,促進公平正義,就需要全體成員相互尊重、統一目標、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共同努力與付出。(共治)
【平天下】:和合共生,美美與共。構建和諧社會,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和諧是科學發展的基礎。(和諧)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