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天氣逐漸回暖 春季養生運動有講究
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天氣逐漸回暖,不少人已開始制定春季運動健身計劃了。運動雖有利于健康,也要講究方法,尤其是蟄伏一冬后重新投入鍛煉,一定要結合季節特點與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這樣才能在保證健康的同時充分享受健身的快樂。
健身鍛煉要循序漸進
冬季氣候寒冷不適宜戶外運動,因此隨著春季逐漸變暖,人體總是要有一個適應變化的過程。冬春轉換時人體肌肉松弛,中樞神經、內臟系統功能較夏、秋季節差,韌帶較硬,容易受傷。因此,春季健身不適宜一開始就從事非常劇烈的運動,建議從一些和緩運動入手循序漸進,切忌為求“速成”過量過度運動,給身體造成損傷。
在中醫理論中,春季是陽氣生發之時,劇烈運動出汗過多會加速消耗陽氣,容易讓人產生困乏,加重“春困”癥狀,所以不建議在春季進行劇烈對抗運動,特別是容易導致大汗淋漓的運動。
另外,春季健身時間也有講究,因為氣溫乍暖還寒,清晨溫度較低容易感冒,晨練時間不宜安排過早。植物在夜間放出的二氧化碳濃度比較高,早上空氣質量并不好,春季晨練建議安排在太陽出來之后為宜。此外有研究表明,下午14點以后,人體機能開始上升,下午17點至19點達到最佳,適合鍛煉。
建議多參加戶外運動
在運動地點的選擇上,中醫認為,春季在戶外,尤其是在樹林、江河、湖邊等地鍛煉會更加事半功倍。因為這些地方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更高,負氧離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運動地點選擇在戶外,能改善唿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越練越精神。像郊游踏青、散步、劃船、慢跑等,都是不錯的春季戶外運動。
此外,放風箏也是一項很好的春季戶外活動,唿吸新鮮空氣的同時,還在不知不覺之中鍛煉了我們的手、肘、腰、腿、臂等多個部位。有肩頸部問題的上班族可以在周末放放風箏,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疼痛。放風箏時極目遠眺,還可以調節眼部肌肉,消除視疲勞。
不過春季天氣多變,戶外運動時要多關注天氣情況,多霧、風涼和霧霾天都要盡量避免外出活動,更要注意運動中的熱身和保暖,避免運動傷害,對花粉過敏的朋友也要注意相關防范。
春季運動也有人群之分
春天是孩子們“躥個兒”的好季節,因此對于孩子來說,跳高、跳遠、跳繩等跳躍性運動是很好的運動項目,可以更容易地刺激骨骺軟骨細胞的分裂和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孩子長高。
而青壯年人群則更推薦一些相對激烈程度稍強的運動,如爬山、登高、慢跑、騎行,都非常適合在春季里進行。但由于氣溫剛剛回升,經歷了寒冬的身體,肌肉和韌帶都還比較僵硬,發生運動傷害的幾率會比較大,一定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以幫助身體“預熱”。
春季鍛煉對于中老年人群講究“動而不激,量力而行”。一般來說,舒緩一點的運動,比如八段錦、太極拳、瑜伽、健身氣功等都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如果希望參與歡快一點的運動,那么踢毽、秧歌、廣場舞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