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訶藏藥為您揭秘125歲醫圣——老宇妥·云丹貢布的傳奇一生
說起藏醫藥
《四部醫典》幾乎無人不曉
而關于這本書的作者
——老宇妥·云丹貢布(即宇妥·寧瑪云丹貢布)
也被譽為藏醫藥鼻祖
今天帶你走進他的傳奇一生
老宇妥·云丹貢布的傳奇一生
老宇妥·云丹貢布于公元708年出生在前藏堆龍·吉那地方的醫學世家。其曾祖父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御醫,祖父是藏王貢日貢贊和芒松芒贊的御醫,父親是藏王都松芒波杰的御醫。
老宇妥·云丹貢布。圖片源于百度百科(侵刪)
老宇妥·云丹貢布從3歲起,在父膝前學習藏文,聽講醫理;5歲時,隨父親奔走行醫;10歲時,吐蕃贊普美阿匆聞得其名聲,便派卻倫·達若卡前往召請至桑耶寺應試。贊普父子命他與昌迪·杰涅卡普等西藏名醫辯論,皆獲全勝,得到賞識,敕為王子赤松德贊的御醫,從而位列西藏九大名醫之首。
老宇妥·云丹貢布從少年時代起,就胸懷廣闊、仁慈厚道、醫德高尚,關于這還有一個小故事。他的家鄉有一位名叫根居的醫生,視宇妥父子為仇敵。老宇妥·云丹貢布心想:“我給病人治病,積怨于這些庸醫,這些真可悲。”這時,根居的女兒身患婦科雜癥,根居束手無策,其妻想請宇妥父子為女兒診治,他卻說:“寧讓女兒死了,也不請老畜牲父子。”但其妻女卻堅持前來懇請宇妥父子。老宇妥·云丹貢布的父親不去,也不讓兒子去,老宇妥·云丹貢布想:“病人與醫生,醫生如仆人,若不忍邪惡之舉,醫生就不能心懷慈悲醫治病人,還是以德報怨為善。”于是,老宇妥·云丹貢布前去治愈了病人。根居心悅誠服,頂禮致謝,并請教醫訣。老宇妥·云丹貢布不記前仇,給他送了醫訣驗方。
老宇妥·云丹貢布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位好學、博學、謙虛的名醫。在他20歲那年,贊普赤松德贊讓他同應邀的天竺醫學家辛底噶巴、漢醫學家東松噶瓦等各方的九位太醫辯論,他依聲明與因明正理解答了各種難題。當東松噶瓦問到痙犬癇三癥治法時,他謙虛地答道:“痙犬癇三癥很兇毒,不可急治,只可慢治,這些病癥的治法我不懂,請您賜教!”東松噶瓦給他送了《癇癥治法·命輪》《痙癥治法·相輪》《狂犬癥治法·利刃輪》三部醫著。老宇妥·云丹貢布對九位太醫很尊重,頂禮致謝。老宇妥·云丹貢布因博學而謙虛,高明而不恥下問,受到漢藏天峪等方九位太醫的一致推崇,被譽為“藥師佛祖降臨人間”。
老宇妥·云丹貢布在25歲時,第—次去天竺求學。途經尼泊爾時,拜見了尼泊爾名醫達納釋拉哈,并作短暫停留,為許多人治病。達納釋拉哈給他贈送了《熱癥特殊療法》和《喘癥休息療法》。他在途經尼泊爾和天竺交界的日根山時,遇見大翻譯家白若雜納從天竺返回。白若雜納向他推薦說:“您到天竺去,要拜求班欽·旃陀羅比,他有高明醫訣。”
他依白若雜納之言,前去拜班欽·旃陀羅比為師,聆聽了《醫續補篇·珍珠鬘》和《醫續目錄·明燈》。
又去拜名醫美旺為師,聆聽了《續疏一千零一》和《體腔穴竅分指》《刀針關鏈鎖鑰》等許多醫學論著。
此外,還拜求了許多名醫。往返歷四年有余,回到吐蕃時,赤松德贊非常高興,倍加贊賞。
老宇妥·云丹貢布在35歲時,第二次前往天竺,依然在班欽·旃陀羅比和美旺尊前聽受醫學論著,美旺向他送了《講義百章》。他還拜米哲贊扎德瓦為師,學習醫學論著。往返共歷一年零八個月。回到吐蕃后,就診病人非常多,他一面忙著為病人治病,一面向門徒旦木次健和德宗西繞、丹巴等人講傳醫術,為吐蕃醫藥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吐蕃社會佛苯兩教斗爭激烈,老宇妥·云丹貢布遭到苯教徒的嫉妒,被大臣那囊氏逮捕入獄。那囊死后,他被流放到珞隅,數經艱難,險遭殺害,因其在珞隅行醫傳佛,聲名遠播后吐蕃王臣特派員迎歸。赤松德贊的王子色納勒勁云請他入宮,坐在九層錦緞的坐墊上,給予珍寶賞賜,大加褒揚。
老宇妥·云丹貢布在38歲時,第三次赴天竺各地游學四年,廣投名醫,學習了許多醫學論著。特別在美旺尊前,聽受了《醫術十萬》和《醫續晶鑒》《月王藥診補遺》等;在班欽·旃陀羅比尊前,聽受了《仙人耳傳》和《八支論》。
老宇妥·云丹貢布返回吐蕃后,行醫治病,教授門徒,功績卓著,贊普賜予他塔、工、瓊三處封地。老宇妥·云丹貢布還在工布漫隆溝修建寺院,培養醫生,加工藥材,炮制成藥,行醫治病,搜集民間藥方,還從頓月多吉的女兒那學了《狂犬病療法·砂團石》。以后去尼泊爾治愈了國王哈答的寒疾之病,去克什米爾治愈了國王祖木哈若的象皮病。又先后往返于拉薩、葉爾瓦、工布、阿里、薩迦等地行醫講學,且在薩迦名醫云丹巴桑處聽受了《配方寶鬘》等醫學論著。
此后,他帶領門徒前往內地五臺山朝圣,途中遇到雨雪霧瘴險阻,門徒仁青扎巴勸其返回,他不聽勸阻,經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五臺山。他向僧醫山人阿爾雅懇求醫道,聽受了《配方寶鬘》和《內科疏義》等許多特殊的醫訓教言。回到吐蕃后,他又前往加玉、塔布等地,行醫治病,傳授醫術。
老宇妥·云丹貢布在45歲時,以吐蕃醫學為基礎,專采漢地、天竺、和各方的醫學,歷經了十年的日日夜夜之辛勞,撰成了名傳千古的醫學巨著《四部醫典》。該書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醫學長處,使吐蕃醫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為藏醫藥學發展成為一門有理論、有實踐、有民族特色的科學奠定了基礎。
手抄本《四部醫典》
老宇妥·云丹貢布在50歲時,前往工布,聚集門徒三百多人,講授、增補并修訂了《四部醫典》。在他的門徒中,有本然巴學級的名醫五十人、然覺巴學級的名醫五十人、噶舉瓦學級的名醫一百人。
老宇妥·云丹貢布不顧65歲的高齡,前往打箭爐等地,為漢藏人民治病。此后,在工布漫隆溝的寺院中,收門徒千余人,為其講授并潛心研究醫藥學。
老宇妥·云丹貢布畢生弘揚醫道,其知名門徒工布德杰等遍布吐蕃。他德高望重,享年125歲,于公元833年辭世。
醫圣老宇妥·云丹貢布所生三子,名繃曾、拜繃及噶噶,均為名醫。他留給后世的寶貴遺產——醫學巨著《四部醫典》,一千多年來一直是藏醫必修科目,已譯成蒙文和漢文。今天各藏醫學校和藏醫院均將其作為基本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