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緣何不愿承認萬家購物傳銷?
熱直銷網快訊:命運似乎和應建成開了個玩笑,這個被描述為‘免費經濟領導者’的‘萬家購物’的法人代表現今已經被定性為傳銷頭目。而就在被查處的幾天前,他正接受電視節目的訪談,其所運營的經營模式此前也備受市場推崇。
入局
連日來,諸如“返本壹佰”、“萬家購物”這類主導“消費返利”模式的網站接二連三地震,遭到查處。這種新興的以“消費返利”為旗號的網站往往在運作過程中演變成網絡傳銷,成為由返利網站導演的金融游戲。
從“萬家購物”被查封的那天起,互聯網上“萬家”會員的“聲援”活動已經悄然開始。不僅如此,有的“萬家”會員在街頭拉起了橫幅,維權抗議。
“眼下,該網站關閉了,根據‘萬家’協議,像我這些剛投入高額資金,或還未完全收回返利的商家,全部陷入其中不能脫身了。”泉州一家五金建材店老板宋新告訴新金融記者,這或許是為什么這些商家至今不肯承認“萬家購物”是一家網絡傳銷公司的原因。
今年4月份,宋新加盟“萬家購物”百業聯盟商家。據他回憶,當時“萬家購物”區域代理商找到他,提出消費就是存款就是免費的口號,表示什么費用也不要交,只要上繳貨款的16%,便能作為消費者返利,獲得全額貨款。
據悉,“萬家購物”對于加盟商家是以1600元的整數倍為一個單位投入,500天返完。于是宋新前后共投入了8萬元傭金,即50萬貨款的16%,平均每天返還1000元。
一開始,宋新確實獲得了此前承諾的返還額,并提過兩次現,共6萬余元,但提現過程中,“萬家購物”會收取20%的手續費用。
就在6月初,他便發現,每天返還的錢沒有以前多了,有時候300、200,然后連續幾天都是0元。
6月12日,這個號稱“天上掉餡餅的傳奇”、鼓吹“消費返利”模式的“萬家購物”,被當地政府定性為網絡傳銷,予以查處。
除了加盟商家,消費者也很是受傷。
6月份以來,黃順華每天都會打開“萬家購物”的網站,等待著自己7500元的返利額,然后他在網站上看見浙江金華市相關部門貼出的《關于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他才明白,自己的錢看來是拿不回來了。
5月中旬,這名福建南平人打算購置家具。在賣場,導購告訴他,目前公司正與“萬家購物”網站合作,聯合有一個促銷活動,即“消費100返還50”。
一聽有如此好事,黃便心動了,總共購買了約15000元的家具,獲得商家提供給的“萬家購物”網站賬號和密碼,并成為“萬家購物”的會員。對方承諾每天返還消費金額的10‰,并匯入這個賬號,黃可以自行提取。
“其間,商家告訴我,如果要參加這個活動,取得返利的資格,還必須要替商家支付約16%的扣點手續費。”他對新金融記者說道。
事實上,這16%的費用,本是商家需要上繳給“萬家購物”的傭金。根據雙方達成的合作協議規定,凡是“萬家購物”的會員與商家每做成一筆生意,都要向該網站上繳16%的傭金。
“這筆錢,大多數都被商家轉嫁到普通消費者身上,在整個傳銷系統中,相當于普通消費者交納了入門費。”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創辦人鄒凌波告訴新金融記者。
“一開始,我也曾懷疑怎么會有如此好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買了很多商品,起初,確實能夠返還錢,后來6月份,賬戶里沒返還了,一查才得知,網站出事了,竟然是傳銷。”黃順華說道。
“萬家購物”宣稱的渠道經營模式為“生產商—代理商—消費者”,中間省去了經銷商、零售商兩個環節,“萬家購物”將這中間節省下來的渠道成本費用回饋給消費者,看起來很是正規。
其宣稱“消費=免費=賺錢”的模式即:公司每天都撥出前一天營業額的5%平均回饋給累計消費達到500元的會員,每天都分,一直到每個人都拿回500元為止。每累計消費滿500元即可獲得一個分紅權,滿1000元就有兩個分紅權,以此類推,多買多返,紅利不斷。
“‘萬家購物’一開始發展是挺正規的,只是在后期發展變質,成為非典型傳銷,包括公司、加盟商家、消費者多個層面都出現了投機行為。”鄒凌波說道。
變質
所謂的“消費返利”,即主要是通過線上消費,線上返利。會員通過返利網站去各大網上商城購物,購物完成后,返利網站可從網上商城得到一定比例的銷售提成,返利網站再把提成與自己的會員分享。這種模式是合理的促銷,不收取入門費、不發展下線、不存在團隊計酬。
在鄒凌波眼中,“消費返利”模式本沒有問題,只是發展過程中,被有些網站、公司、商家利用,變質成為了“空對空”的金融游戲。
“這個行業存在大量的投機行為,為投機取巧者提供了玩金融傳銷的土壤,更有甚者,就演變成了純粹的金融傳銷、網絡騙局。”
據他觀察,“萬家購物”正是其中變身非典型傳銷的代表,其已經演變成為投資等待分紅的金融游戲。
“后期的‘萬家購物’已經剝離了商品的流通,抬高產品價格,成了資本賭博的平臺”,他說道,“不管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跟著去報假單,這個過程已經沒有真實的消費行為,參與者瘋狂地投入高額資本,以期從中獲利,‘萬家購物’也已然資本鏈完全斷裂,欠債累累”。
宋新向新金融記者透露,在返還全款的高額利益誘惑下,大部分商家到處借錢、偽造虛假營業額、做“假單”,從而上繳高額傭金。
“這里面已經完全不存在實質性的消費行為,依靠假單,商家不賣東西,消費者不買東西便能獲得返利。‘萬家購物’的模式是建立在消費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消費這個源頭,那么就只能變成拆東墻補西墻、不斷發展下線,變質為傳銷。”鄒凌波說道。
沒有了消費行為,“萬家購物”作為“消費返利”的運營商,就只能靠時間差和后續資金賺錢,也就是說給消費者的返利分幾個月到幾年時間完成,或許在短時間可以維持,但實際上運營商永遠處于一個“寅吃卯糧”的狀態,在某一個既定的時間內,運營商所獲得的資金將低于它必須支付的返利,其對消費者高額回報的許諾,也將在時間面前成為泡影。
截至5月30日,在“萬家購物”網站參與分紅返利的有效積分接近5740萬個,累計負債287億元,而公司賬面資金僅剩3億元。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很大的蛋糕,但這種返利模式是建立在公司銷售業績不斷增長的前提下的。”浙江省金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陶誠華此前對媒體表示,“實質是以后人的消費來支付前人的返利,隨著業務的急劇擴張,各種風險日益顯現。”
據新金融記者調查,在“消費返利”經營模式中,大部分會員為了能夠增加收入,不斷地推廣發展下線,而且大多數人為了套取公司錢財,鼓勵動員親朋好友進行虛假消費,虛假報單,并不顧及這類模式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也不考慮這些公司是否存在惡意的欺詐、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及不公平的交易規則,甚至多數人抱著賭博的心理——賭所選公司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倒閉。
日前,據破獲“返本壹佰”案的涪陵區公安局辦案民警介紹,“消費返利”模式隱藏著巨大黑洞。其公司沒有任何經營實體,僅依靠代理商交納的保證金和會員消費額15%的服務費,根本無法支撐其承諾的各種提成和返本,只有不斷吸引新成員來填補窟窿,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各地已有多家此類網站出現資金鏈斷裂危機或遭到查處。如江西“精彩生活”、福建“百分百返利網”、浙江“萬家購物”、重慶“返本壹佰”,其中溫州“百業聯盟”董事長郭傳志、福州“百分百返利網”負責人姚建清相繼攜款“跑路”。
誘惑
相對于傳統傳銷,這種以“消費返利”為旗號,行網絡傳銷之實的運營網站手段更加隱蔽,并且極具誘惑性。
據反傳銷志愿者聯盟提供的《2012消費返利模式調查報告》顯示,有些公司發展過程中,演變出更多、更新、更肆意、更隱蔽的傳銷形式,如打著“國家搞試點”、“政府支持項目”等旗號,誘騙群眾參與后交納費用;打著“創業”、“培訓”等名義,誘騙學生、農民、下崗職工參與其中;打著“縮小貧富差距”等名義,誘騙中西部等地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參與其中;打著“電子商務”、“網絡兼職”等名義,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活動;披著合法公司的外衣,通過發展加盟商、業務員等形式從事傳銷活動。
新金融記者獲得的一份“萬家購物”宣傳資料表明,公司不僅曾經獲得金華市政府3年免稅特殊優惠政策,其董事長應建成還曾應邀出席金磚國家三亞峰會論壇,并且公司在被查處前曾有6月中旬在北京舉辦電子商務高峰論壇的計劃。
“返本壹佰”同樣也精于此道,擅長包裝自身。其法人代表陳興交代,為獲得代理商和消費者的信任,他以1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價格購買了各類榮譽稱號10余個,如“中國消費新模式十佳創新標桿企業”等,并以2萬元月薪聘請北京一名知名教授擔任顧問。
“擅長包裝只是其表面,這類模式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其提出的‘消費返利’很具有誘惑力。一方面運用了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適應現今人們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有些企業也不要求會員交納入門費,招募代理商也不需要交納費用,所以這類模式發展速度極快。”鄒凌波說道。
并且,很多消費者跟商家向新金融記者反映在一開始確實嘗到了甜頭。
據新金融記者調查,目前運營這種“消費返利”模式的主體都是經過合法注冊的電子商務公司,所以在其市場推廣過程中,商家、會員、消費者都對其具有較高的信任度。主體的合法登記注冊,甚至進行了更完美的包裝,且前期公司運行并不會出現資金崩盤,會員都能得到返利,致使消費者減少質疑,拼命發展推廣。
并且打開這類經營模式的網站購物平臺,幾乎都有顯眼且很具有誘惑力的宣傳口號:“消費多少返多少”、“消費致富”、“消費=存錢=免費”。
“在現今物價上漲的背景下,這些口號對消費者會產生極大的吸引力,使得大家都想去試試。”鄒凌波說道。
這也使得這些網站發展迅速,短時間便能捆綁了大量的會員,卷入大量的資金,也促使對此抱有警惕的商家加入,如滾雪球般幾何增長。
新金融記者獲得的一份某商家提供的《關于萬家購物合作方案》上顯示,該商家已經意識到“萬家購物”的危險性,但因其客戶群很大一部分與“萬家購物”的加盟單位有重合,出于業務量的拓展的考慮,加盟“萬家購物”。
文中稱:“為了避免假單造成純資金旁氏騙局,公司內任何人不得以此發展下線!只能利用‘現有萬家’的加盟商圈子,不得向任何人介紹‘萬家購物’的經營模式,從現有情況看,‘萬家購物’有點像網上傳銷。”
2012年4月份,江西精彩生活實業有限公司旗下電子商務平臺之一太平洋直購官方網終于承認自己是在做傳銷,其曾獲得“2010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人物之十大商貿經濟新聞人物”、“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等稱號的法人代表唐慶南被控制,至此“太平洋”致富神話破滅。
這家網站自2009年以來,打著電子商務的幌子,以發展下線獲取層級返利為誘餌,“拉人頭”、“收取入門費”等方式發展渠道商,收取保證金,獲取非法利益。
“太平洋直購官方網的行為特征完全符合我國法律對傳銷的認定,其‘消費返利’也演變成投資返利的金融傳銷。”鄒凌波說道。他認為這些網站都有一定的隱蔽性,提醒消費者在消費返利網站上購物一定要進行辨識,以免誤入“陷阱”。
吸金
就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這些打著“消費返利”經營方式旗號的電子商務企業層出不窮,并吸金無數。
根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這種企業組織已經達到2000多家,“消費多少全額返還”的企業也已經達到近1000家。當然其中不乏魚龍混雜者,諸如太平洋直購官方網、“返本壹佰”、“萬家購物”等多家企業被相關部門定性非法傳銷,遭到查處。
經過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監測數據顯示,以及業內人士、相關企業提供的資料顯示, 截止到目前,我國參與到“消費返利”經營模式中的代理商、商家會員、消費者會員人數已經超過3000多萬,并且隨著這種經營模式的線上推廣與線下發展,參與人數快速擴張。
“該類經營模式已經凸顯其危害性和破壞力,大部分偏向于炒作和投機,并逐漸演變為金融資本游戲。近千家類似的公司,都是在2—3個月內就能發展得比較龐大,都能達到數萬名會員,且卷入資金都能輕而易舉達到數億元。”鄒凌波稱道。
“返本壹佰”承諾“消費100返100”,商戶只要交納2萬元至3萬元不等的保證金,就可以成為代理商和加盟商,享受“返本壹佰”每天營業額0.2%-1%不等的提成和返利;普通消費者如果在代理商、加盟商處消費,并交納15%的服務費,就可以獲取返利,直至足額返還全部消費費用。依靠這種模式,其便在短短7個月時間便實現上述規模,截至2012年3月,公司完成總銷售額30億,為會員返利近3億元。
而一年前,這個網站只是一個注冊資本30萬元的小公司,最初只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服務。
“萬家購物”的擴張速度則更是夸張。這家由金華市的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成立時創辦的網站,以“購物滿500返500”、“滿1000返1000”、“你消費、我返錢、零成本購物”等誘人廣告吸引大眾眼球。在短短兩年間,其業績和會員人數均呈爆炸式增長,令人詫異。
金華市政府提供的材料顯示:“萬家購物”的交易額從開辦當年的165萬元迅速飆升到2011年度的65億元。今年以來至被查處前夕,又新增了200多億元,交易額每日平均達到2.5億元以上,遠遠超過著名的義烏國際商貿城日均交易額1億元的水平。到今年5月底,“萬家購物”的實體聯盟店已迅速覆蓋到全國2300多個縣市區,發展了9.4萬個加盟商,182萬名會員,其中擁有分紅權的高級會員達到70多萬人。
鄒凌波認為,“消費返利”經營模式具有比以往傳銷發展速度更快的特征,會員制“線上推廣+線下發展”的綜合運用,既借用了互聯網的快速傳播及無地域限制,又通過會員和商家線下的推廣,每個加盟商家都可以將其消費顧客發展成為下線。
對于這類“消費返利”網站,存在一定的消費風險。“電子商務屬新型行業,其發展目前還缺少相應的行業監管,這在法律上屬真空地帶”,鄒凌波認為,政府加強對這類模式的專題調研,甚至需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發布相應的警示信息,及時遏制該類模式向危害社會的“金融傳銷”、“非法集資”演變。
他同樣也認為,雖然“消費返利”行業目前出現這些“害群之馬”,但并不意味著這一模式不可取,“長期看來,這個行業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實際上,正如他所言,作為電商的延伸業務,不少大型互聯網企業都在“消費返利”這一塊積極布局。網易“有道購物”和返利業務負責人王焱此前對媒體表示,目前公司對消費返現這塊投入還是比較大的,也是業務增長最快的產品,從去年到今年增長了300%。
- 萬家購物,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