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 最可愛的寶健人持續供應市場
11月25日,因北京疫情形勢的急轉變化,已經預見即將面臨巨大波動挑戰的李道總裁特別修改了每年回美國陪母親過圣誕的行程,開始統籌指揮寶健BDA總部“閉環管理”工作,以確保寶健堪比“救命”的免疫產品,能在最艱難時期持續供應市場。
一、臨危受命,志愿參與的“閉環管理”
“閉環管理”需要完全封閉,不與外界接觸。員工們中有的是有老婆孩子要照顧的爸爸;有的是孩子還小,需要自己時刻陪伴的年輕媽媽;還有的是上有年邁父母,需要自己照料的獨生子女……每個人都面臨著極大的心理壓力。
然而在這個需要“戰斗”的特殊時期,他們臨危受命,志愿參與“閉環管理”,與公司“戰”在一起,沖鋒在最前面。
二、沒有宿舍的臨時居所
寶健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按照規定這類企業是沒有宿舍的,這意味著員工只能在辦公區里打地鋪就寢,而且一待就是十幾天甚至幾十天。一切的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
三、加班加點
在閉環管理期間,員工們每天都要面臨超越“體力極限”的工作,每天24小時生產,由三班倒變成了兩班倒。但即使是這樣,大家沒有一點怨言聲出現。
制造加班加點,再累再苦也持續趕生產,保障產品供應;質量是總裁直屬部門,在這種情況下硬是跟兄弟部門制造中心硬扛,質量標準絕不松手;物流重拳出擊,拼手速比效率,保障產品及時出貨;研發、信息技術、財務、客服、營運、行政、保安保潔、食堂等多個部門員工在確保本崗位工作不松懈的同時,紛紛安排人手支援“閉環管理”,至今有高達百余位員工參與其中。
四、前仆后繼
面對疫情沖擊,有的員工開始出現了感染癥狀,體力不支;有的員工家中出現了突發情況,需要回歸家庭照拂;這些員工中的部分人不得不暫時撤退二線,但各部門立刻替補,確保各項工作不間斷地有序開展。
食堂師傅感染,員工立馬自己補上,在家經常做飯的,當起了大廚;會做飯的,負責切菜;不會做飯的,幫忙洗菜、配菜、刷洗廚具。
與此同時,李總始終奔走在一線帶領與安排工作。他擔心閉環員工的吃喝跟不上,就每隔幾天到現場送去更好的營養補充,比如采購漢堡、披薩、水果、點心,為大家補給營養,做好后勤支持。
邱總發現閉環員工條件簡陋,就立刻為員工發放功能被及購置相關生活必需品,極大地鼓勵了員工的士氣。
五、居家辦公支援外圍
“閉環管理”員工忙碌在前線,居家辦公的員工也不間歇地提供外圍工作支持。居家辦公員工有的因為全家感染較重,選擇留在家中確保日常工作正常開展;有的雖積極申請,但由于本崗位工作離不開,也實時待命等待前往一線支援。
六、結果vs目標,123% 勝利完成
至此,“閉環管理”取得了超預期的成效。員工們成功避開第一波感染(11/25~12/5),無一人因此受累,大家全力以赴確保了高效生產、供貨及市場支持。
隨著首都疫情的嚴峻,第二波閉環期間(12/6~12/15),閉環員工受外方接送貨人員傳染,有員工感染,各部門及時響應,候補隊員立刻替上,第一時間化解危機,閉環未受影響。
第三波閉環期間(12/16~至今),能支援的員工再被感染一半,緊要關頭,第二波感染痊愈的員工又“殺”了回來,閉環團隊的士氣被再次點燃,既定目標123%超預期完成!
與此同時,閉環員工也在寶健系列產品的支持下,實現了包括李總在內的六位同事未被感染,感染員工均是輕癥,很快都重返崗位上繼續奮斗的成績。這也是寶健人創造的又一個奇跡!
七、感人小故事
“閉環管理”員工身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始終感動著、溫暖著、激勵著大家。
質量中心的馬玲,閉環期間堅守崗位,未能按照原計劃回家陪伴患癌病重住院的父親,直到收到父親的病危通知,她才匆匆趕回家料理父親的后事,并在短暫的陪伴家人過后重返崗位,揣著父親的殷切期待繼續奮斗著。
制造中心的王紅偉媳婦臨產在即,他的母親和媳婦多次催促他回家。因閉環人員短缺,他一直堅持媳婦臨產期前幾天才回到家中。劉明均原計劃12月初回老家結婚,因崗位需要,他選擇推遲了婚期。
物流員工張文龍最愛說的一句話:“新冠打不倒我,我就不倒下”。現在,張文龍還奮斗在一線,成為了30天從未退縮的“鐵漢”。
作為閉環現場的負責人,經營企劃副總張貝貝兩眼深凹疲憊不堪,過度勞累令她消瘦了十多斤,但只要是工作需要,她準會立馬又沖上第一線。
站在他們身后的寶健家人們,也無怨無悔地扛下了家庭的所有重擔。
有妻子對丈夫說:“ 家里我盯著,沒事,你專心閉環”,但其實家里人都已感染,妻子只怕丈夫分心;有兒子給父親打氣說:“爸爸加油!你是最棒的!”,但其實平時兒子都羞于開口;有老父親母親對兒子說:“寶健給了咱家今天的一切,現在寶健需要你,兒子你得全力以赴,不要擔心我與你媽。”,但其實老兩口也沒能幸免于感染,只是不想牽絆住兒子。
感謝所有堅持戰斗在一線的員工!你們就是在非常時期的“奉獻者”,你們就是寶健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