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脈借發展“養生會員”為名變相賣房 有圈錢嫌疑
在中脈養生都會工地,晨報記者確實見到了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還有氣派不凡的“接待中心”。讓人矚目的是,那個一望無際的沙盤。
隨便在網上搜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對該項目的介紹:中脈依托巴馬擁有的稀缺長壽和養生資源,中脈控股旗下中脈巴馬搶占市場先機率先投資開發“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項目是以提供科學養生指導服務,避免盲目旅居,引領全新“治未病”養生理念的會員制養生地產項目。 項目從規劃開始即立足于建立中國頂尖養生度假基地的標準,打造中國養生度假產業的新標桿,被列為“廣西自治區重點旅游項目”。總體規劃達3300畝,一期占地550畝,工程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集養生、養老、療養、康復、運動、休閑、住宅等綜合功能和配套服務于一體。然而,晨報記者深入采訪后,卻發現了種種疑點,投資商南京中脈集團在完全未取得任何土地手續的情況下,借發展“養生會員”為名,變相賣房,有圈錢嫌疑。
入會成會員可得一套房7月24日,巴馬至鳳山二級公路旁的盤陽河畔平安村,中脈國際長壽養生都會接待中心。
一位年輕的銷售人員接待了晨報記者,并向晨報記者熱情地介紹了中脈國際長壽養生都會的建設情況:“項目占地350畝,建設內容包括3000套普通養生公寓、100套高級養生公寓、五星級酒店、假日酒店、國際康復中心、會員專屬洞穴療養中心等,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項目計劃在3年內完成。目前已投入資金6000萬元,主要用于土地征遷、大橋建設、連接道路建設;2012年計劃完成4億元投資,用于基礎建設工程、環保工程、景觀工程、項目設施建設工程。”他指著沙盤上的房子說:“目前我們已經銷售了400多套。”
據介紹,中脈國際長壽養生都會采用會員制的形式,會員的收費按房子的面積大小。目前在建的房子面積由28平方米起,售價約10000元每平方米。“我們不是賣房子,因為整個項目的用地性質是旅游用地,不能分割產權。我們賣的是會員服務。”這位銷售人員坦承,雖然是以入會的形式收費,不過實際上還是在賣房。因為后期會員參與中脈的其他項目,還是要收費的,只不過可以打折。
“實際上你們還是在賣小產權房,只不過換了個說法。”對于晨報記者的提法,這位銷售人員默認,并解釋說:“會員服務的期限和整塊地的年限是一樣的,都是50年。”“假如我成為會員后,我能轉讓會籍嗎?”晨報記者問。
銷售人員表示,會籍可以轉讓,但要向中脈公司交手續費,辦理內部轉讓更名。“假如入會后,會員不幸死亡。會籍可以繼承嗎?假如中途這塊地被政府征收,會員會得到怎么樣的補償?”對于記者一連串的疑問,銷售人員表示,這些問題公司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也不會寫到合同里面。
當晨報記者要求看加入會員合同的時候,這位銷售人員拒絕了晨報記者的要求,稱只有交錢以后才能看合同。對于晨報記者提出,一期項目用地宣傳是550畝,為何又變成了350畝時,銷售人員說,正式實施的時候發生了變化,不過項目總占地面積沒變。
養生地產尚無成熟模式在中脈國際的規劃里面,“中脈國際長壽養生都會項目內配有五星級養生酒店、假日酒店、高級養生公寓、聯排別墅、單體別墅、標準養生公寓、醫療中心、體檢評估中心、專家咨詢中心、老年康復中心、洞療中心、磁療中心、裸浴場、礦泉陽光SPA、盤陽河谷景區、龍泉萬壽湖景區、直升機接送服務、民俗商業街區、生態農場;及生活配套設施等。”
“這個規劃很全面,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高友德說, 不同類型老人對硬件設計和軟件服務有不同的需求,包括養生、護理和治療,而這三個專業領域進入的臺階都相當高,不是普通服務商能夠隨便跨越的。目前在這樣的專業服務體系發育遠不成熟的情況下,肯定沒法找到著力點。首先,會員交了高額的、變相的購房費用后,后期生活成本會很高;其次,對于投資商來說,要運營一個龐大的服務體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巨額資金投入。如果運作不好,往往中途而廢。南寧某律師事務所譚律師指出,中脈國際長壽養生都會的這種做法,不但有圈錢之實,而且有“非法集資”嫌疑。假如那位銷售人眼沒有夸大其詞,目前已經賣掉400多個會員會籍,涉及金額將高達1億多元。中脈巴馬運作模式可疑
事實上,南京中脈在廣西注冊的公司名稱是“廣西巴馬中脈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各種招聘會上,中脈開發公司對外給人的印象都是房地產開發公司,它是這樣介紹自己的:“2010年,中脈集團組建投資公司進軍養生地產行業,以生態養生、養老養生、度假養生為產業方向,以養生養老服務模式為運營方式,通過在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建立養老養生示范基地,開創中國新型養老模式,以期推動中國養老養生產業和老年健康產業的發展。目前,中脈巴馬國際養生都會正式開建,預售、養生養老服務工作即將展開。中脈投資公司誠邀地產精英加盟,攜手中脈共創偉業! ”在中脈的公司網站上,也是將廣西巴馬中脈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當是地產行業的旗艦來推薦。
“通過售賣會員的模式來銷售房地產,這不但是打擦邊球,而且存在巨大的法律風險。”廣西某律師事務所律師說,會員與中脈公司簽訂的50年會員服務合同是沒有保障的。此外,通過巨額會員費來運作,屬于消費預收款,一旦失去監管,資金流失,會給消費者造成巨大的損失。投資商是靠直銷起家
晨報記者了解到,巴馬中脈國際養生都會的投資商,是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時一家經商務部批準成立的直銷公司。據該公司網站資料介紹,自2009年10月18日直銷正式開業以來,中脈科技已經成立了13個分公司,在全國開辦了1700多家生態養生館。同時,中脈目前已經在中國香港、臺灣和菲律賓開辦了3家海外分公司。“南京中脈公司在運作過程中,其實有很多部規范的地方。”一名原在中脈公司工作人員工對晨報記者說,根據2005年頒布實施的《直銷管理條例》規定,直銷企業從事直銷活動,必須在擬從事直銷活動的地區設立負責該行政區域內直銷業務的分支機構,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時,并在獲得批準后,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實際上,南京中脈現在在全國布點,用“中脈養生館”的名義落地,避開監管。
2007年出臺的《關于獲得直銷經營許可的企業從事直銷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意見》指出,獲得直銷經營許可的企業,應自批準文件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按其上報的服務網點方案完成服務網點的設立,并向出具服務網點方案認可函的商務主管部門申請核查。核查結果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備案后,直銷企業方可從事直銷經營活動。事實上,南京中脈公司一直在跨區域運作,并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質疑。
不過,也正因為跨區域運作,也讓南京中脈公司擁有了大批的會員,中脈公司是這樣介紹的:“中脈怡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中脈集團下屬子公司,于2010年正式成立,集合優勢資源和人才隊伍,下設300多個地市級經銷商,2000多個經銷網點,3600余家專賣店,7200多萬顧客群體,擁有6000多名中脈健康管理服務人員,1000多名售后服務專員,2000多名中脈醫學專家和家庭醫生。 ”也正是這數量龐大的會員,成了南京中脈公司和巴馬政府談判的籌碼。晨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止一次聽到巴馬縣政府有關人士稱:“中脈有很多會員,這個是他們的優勢,光這些會員來巴馬旅游,那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