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清晨生物的決斷和幸運
11月7日,歷時4天,張庭、陶虹等涉嫌網絡傳銷一案的聽證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落下帷幕。
據悉,該案件涉案主體包括張庭、林瑞陽夫婦、陶虹等。在聽證會最后環節,辦案人員堅持“TST庭秘密”的相關主體構成傳銷;而“TST庭秘密”相關主體的代理律師們堅持認為,這不構成傳銷,并建議撤案處理。
然而,不管此案結果如何,以“TST傳銷案件”為分水嶺,曾經風靡中國大陸市場的微商,開始真正進入衰微期。
但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不幸,微商SUKA和直銷企業清晨生物,就是跳出行業周期的幸運者,而這份幸運也非天賜,其源于清晨生物和SUKA兩位李老板在特殊時期的非常決斷。
運作直銷+微商,前瞻決策拯救了兩個企業
2018年8月2日,有媒體報道稱遼寧廣譽恒宣稱拿到直銷牌照一事,引起行業極大關注;8月3日,事件另一主角現身:廣譽恒宣布收購遼寧清晨生物,從而擁有了直銷牌照;8月4日,遼寧清晨生物回應媒體,稱雙方是戰略合作,收購一說不恰當。
2018年11月13日,酥咔(廣譽恒運營的產品品牌)全球品牌2.0戰略年度盛典暨新品發布會沈陽新世界博覽館舉行。在此次大會上,廣譽恒集團董事長李慶南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遼寧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晨生物”)董事長。
廣譽恒官方微信公眾號“酥咔集團”對此次活動的報道顯示,李權恒同樣出席,其身份則是清晨集團董事長。從職銜上來看,這兩家企業在合并當年,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首先,在控股方面,兩家企業有著較為復雜的交叉控股:原廣譽恒董事長李慶南控股清晨生物25%的股份,清晨生物則控股了西藏酥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份(另外49%股份由李慶南控股)。在歷經收購、辟謠、戰略合作等多次事件以后,如今廣譽恒董事長李慶南已經成為了清晨生物董事長。經銷商也經常把公司稱為清晨酥咔。
其次,在企業微信公眾號方面,訂閱號取名“酥咔集團”,服務號取名“suka酥咔”。訂閱號運作主體已經由“廣譽恒”變更為“清晨生物”,而服務號主體依然為“廣譽恒”。
雖然從清晨生物那里“曲線獲牌”,但在很多經銷商看來,當時的酥咔仍然是走的微商路子。
“公司走的是微商的路子,但是獎金制度是直銷的制度,我們是一家擁有直銷牌照的微商。”來自杭州的酥咔經銷商李某告訴媒體,“2018年的時候,公司的獎金制度就是直銷制度,提成分利!但是,因為沒有直銷牌照,很多人舉報‘沒有拿到直銷牌照其性質就是傳銷’。后來還有工商查。為了合法性,老板就花1億元,收購了擁有直銷牌照的清晨生物。”
事件至此本應告一段落,雖然兩家企業的合作在行業內引發了很多議論,但僅限于對直銷和微商兩種同源的營銷方式的討論。直至時間來到2018年12月25日,由丁香醫生調查報道引發了權健事件,及2019年初為整頓保健品行業的“百日行動”展開,大家又開始重新審視清晨生物和SUKA的這次合并事件的意義。
爾后,直銷行業又經歷著口罩期的打擊,大部分企業都一蹶不振的情況下,清晨生物于2021年率領SUKA品牌旗下的4000多位經銷商,于海南海花島舉辦了盛大的“清晨SUKA世界行”活動,此次活動展現的企業實力也一舉震驚了整個組織營銷行業。
目前,直銷行業依然寒氣逼人,微商的故事也已開始落幕,社交電商更是漸無聲息,這時,再來看清晨生物直銷和SUKA微商的合作,不僅是羨慕,更應欽佩兩家企業老板李權恒和李慶南的先見之明。
跳出行業周期,清晨生物和SUKA正在遠航
自清晨生物與SUKA深度融合后,清晨生物原有的直銷業務全面退出,以SUKA的微商形式為基礎的清晨生物新營銷模式,開始主導清晨生物的市場拓展。
口罩期的政策,助推了體重管理市場的興盛,SUKA憑借在此領域的先發優勢,三年來,不斷取得業績上的突破。據有關消息,SUKA2022年業績應該可以上40億元左右。得益于業績的持續增長,SUKA也開始拓展更多品類,在化妝品領域試水。
從結果來看,在行業的寒潮中,清晨生物作為一家直銷企業,SUKA作為一個微商品牌,雙方的結合,讓他們形成了可以抵抗行業衰落大勢的沖擊盾,從公關、產品和營銷模式上,走出了一條真正的逆勢之道。
此外,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業績的增長,清晨生物集團及SUKA品牌,在公益慈善方面也不斷有新的舉措。據報道,清晨生物集團,多次向防疫一線捐款捐物,并在河南水災期間,通過河南慈善總會向受災群眾捐獻了價值超300萬的物資。
目前的中國直銷行業,應該去剖析清晨生物和SUKA的成功,也需要有更多內資直銷企業,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勇于嘗試多種方式走出低谷。
需知,真正破局的力量,往往來自外部。
- 清晨生物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