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陌生網絡投資APP 避免落入“迷魂網”
以為來錢最快?其實騙你最狠!
小心陌生投資APP 避免落入“迷魂網”
“內幕消息,包你穩賺不賠”“權威平臺助你零風險,賺大錢”……在網絡平臺上看到這些消息,你會心動嗎?其實,這樣高收益、高回報的“好事”背后全是套路,其實就是虛假網絡投資騙局。
今年8月,根據公安部提示,虛假投資理財詐騙是電信網絡詐騙形式中損失金額最多的,占全部電信詐騙案件損失的三分之一左右。
典型案例:
今年10月底,家住君山區柳林洲街道辦事處的胡先生在刷快手的時候,發現一個免費教學投資的視頻。
他按照視頻的教學下載了一個用于聊天的APP,隨后添加了兩名陌生人為好友,在兩人的誘導下,下載了名為“HT”的APP。之后“HT”所謂的客服人員稱胡先生賬戶已經賺錢了,但需要先充錢激活賬戶,于是在“客服人員”的循循善誘下,胡先生先后向他人銀行卡轉賬共計170721元。
11月23日,胡先生發現還是無法提現,并且提現還需要交納審核費,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于11月24日前往柳林洲派出所報警。
前不久,岳陽縣黃沙街鎮的何某在某交友APP上結識一位陌生女性。
一次聊天中,對方要求何某下載“渤海證券”APP,幫其購買虛擬貨幣。何某操作后,見購買虛擬貨幣有利可圖,便在“渤海證券”APP上注冊賬戶并充值了5000元購買虛擬貨幣。
買進后,何某見自己購買的虛擬數字貨幣一直都在上漲,便加大投入,先后在APP上充值10萬元。當何某盈利后想提現時,卻發現自己在APP上注冊的賬戶已被凍結,無法提現,客服人員稱需要何某再次充值4萬元解凍賬戶才能提現。何某意識到被騙,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虛假投資詐騙手段
不法分子會通過QQ、微信、Soul等社交軟件加受害人好友,或者在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發帖、投放廣告,稱有投資門路,吸引受害人主動上門。
前期,他們會讓受害人少量投入,這階段受害人能順利得到高收益。后期等受害人嘗到甜頭加大投入后,犯罪分子就要開始“割韭菜”了:忽悠受害人頻繁交易,收取高額手續費;需充值才能提現;最后直接拉黑。
如何識別投資理財詐騙?
不要被所謂的高回報誘惑。犯罪分子塑造的投資項目無一例外都是超高年化收益,而且穩賺不賠,極具誘惑力。
在所謂高收益投資面前一定要保持冷靜、懂得識別,高收益往往意味著高風險。另外,網上交友若涉及到金錢,也一定要提高警惕,多與身邊親朋好友溝通,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迷魂網”。
[此文來源:岳陽晚報 記者 段佳,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