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字畫拍賣平臺, 做的是什么買賣?邯鄲一女子被騙50余萬元
買進字畫,再拍賣出去賺取高額差價?如果有身邊的朋友向您推薦這樣一種快速獲利的方法,您就需要注意了。截至目前,今年已接到兩位市民朋友打來的電話,反映因聽信朋友推薦而參與到買賣字畫“賺”錢中,誰料卻反遭了財產損失。
買賣字畫賺差價,是機會還是陷阱
近日,市民李女士(化姓)反映,她本想靠線上買賣字畫獲利,然而,沒料到錢沒賺到,她投入的50余萬元也拿不回來了。
據李女士稱,她在朋友的介紹下,關注了一個名為“鑫義繪凱”的微信公眾號。從9月中旬開始,她在該公眾號上以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價格先是購入字畫,第二天再以平臺設定好的,價格自動上漲兩個點拍賣出去。這樣下來,如果購買一幅標價4萬元的字畫,除去本金,一次可凈賺800元。“有過懷疑,但是操縱平臺的人就是朋友的朋友,他們告訴我,肯定不會讓我虧錢,我也就放心了。”熟人關系,讓李女士放下了戒備,逐漸加大了資金投入。
“每幅字畫上面都有銀行賬號,買的話就直接轉賬給個人,拍賣出去也是這樣,把自己的銀行賬號標注到字畫下面……”李女士說。十幾天內,李女士購入和拍賣了數幅字畫,都沒有出現問題。然而,到了9月25日,她發現賣畫的人越來越多,買畫的人卻少了。“相當于有部分通過拍賣字畫收到回款的人,沒有再繼續進行買入,一下子就失衡了。”李女士介紹道。
李女士告訴記者,因參與人數達四五百人,“鑫義繪凱”微信公眾號的操盤人又分出了五六個平臺,由參與買賣字畫的人運營,李女士的朋友就運營其中一個平臺。眼看平臺里越來越多的人花錢買了畫,卻賣不出去收不到回款。朋友就與李女士商量,讓她先墊付資金大量購入拍賣不出去的畫,等情況好轉后,錢肯定能拿回來。就這樣,出于對朋友的信任,李女士拿出50余萬元在朋友的平臺內大量購入其他人拍賣的畫。誰知,李女士并沒有等來所謂的“情況好轉”,自己的錢至今也沒能拿回來。
目前,李女士已報警。記者聯系警方得知,已接到群眾報案,正在進一步調查取證中。
曾接到類似的投訴
在今年3月,記者就曾接到過與李女士遭遇相似的投訴電話。打來電話的是家住馬頭的王女士(化姓),她稱自己遭遇了熟人“詐騙”,損失高達6萬余元。
據王女士講述,2021年8月初時,她經朋友介紹,在某網站通過搶拍字畫再委托他人拍賣出去賺取差價的形式獲利。根據當時王女士提供的照片顯示,買賣的字畫大多是山水畫,每幅畫上還標注著1萬到2萬余元不等的價格。王女士購買字畫后,需付一筆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委托費來拍賣字畫。次日,她拍賣的字畫就會被下家以高出原價兩個點的價格買走。隨后,購畫本金、委托費及差價收益都會返還到她的賬戶中。王女士一連買了五天,這幾天內都可以正常收到款項。
但很快,王女士發現回款收不到了。嘗過甜頭的王女士,在第六天一口氣買了四幅字畫,最貴的一幅畫價格高達一萬八千多元。可是,第二天王女士的賬戶并沒有像之前一樣收到相應的錢款。她急忙找到拉自己入伙的朋友詢問,對方安慰道,過兩天肯定就能到賬,讓她放心。出于對朋友的信任,王女士很快打消了疑慮,又購買了一幅畫。但因一直未收到錢,她便停止了購買。此時,她用于購畫的錢已有6萬余元,每幅畫掛出去拍賣后均未收到回款。王女士表示,她曾多次找過朋友退錢,但朋友均以自己也是受害人為由將她打發了,甚至還讓王女士也以“拉人頭”的方式來填補自己的錢。王女士并未再聽信朋友的話,隨后選擇了報警處理此事。
記者輸入“買賣字畫賺取差價”這一詞條在網絡上搜索,結果顯示:“買賣字畫賺差價?小心是陷阱,大學生誤入刷單群被騙上萬元”“每天輕松賺杯奶茶錢?警惕‘拉人頭’線上買賣字畫騙局”“警惕!‘代拍賣字畫’有風險!”……其中,多數案件都與詐騙相關,多地警方曾發出提醒,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隨后,記者從我市公安機關了解到,“買賣字畫賺取差價”而造成財產損失的情況在我市并不常見,每件案件的具體性質均要通過調查取證、分析研判后才可得知。但是,無論是何種形式,所謂的“輕松賺錢”“動動手指就可日進斗金”“低風險高回報”等賺“快錢”的途徑,都可能會存在風險,希望市民朋友們不要輕信此類說法。
[此文來源:邯鄲新聞 記者 榮志晴,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