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 | 氣溫驟降 慢病人群如何安然過冬
當前,隨著社會發展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已成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三個防治行動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我們馬上即將進入寒冷的冬季,隨著氣溫驟降,慢病患者更應多加防范。這三類人群應該做好哪些身體調理和疾病預防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度過嚴冬呢?來聽聽專家給出的以下建議:
心血管/高血壓患者
按時服藥 注重保暖
1. 不要亂注射活血、通血管藥物,按時服藥遵醫囑。很多心臟不好的老人通常習慣在冬季心腦血管高發季節之前去醫院靜脈滴注一些所謂的活血、通血管的藥物,這種做法其實很多時候是在做“無用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很復雜,需要根據病因長期綜合防治,光靠短期用藥,并不能起到預防作用。甚至有許多老年患者認為平時不用服藥,只要一年輸兩次液就行了,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一定要遵照醫囑按時服藥。
2.保暖為先,緩解血壓波動。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于夏季。血壓波動性增大帶來的最主要的危險就是并發癥發病增多,尤其是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等,這一現象在北方地區的冬季尤為明顯。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防霾戒煙 接種疫苗
1.戴口罩預防霧霾傷肺。冬季氣候干燥寒冷,肺部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加之冬天多霧霾,很多人的身體在這個時候或多或少地會出現一些病癥,以感冒、咳嗽最為常見。尤其是一些本來就有慢阻肺的老人,如果仍不注重對肺部的保養,更會繼發肺炎等并發癥。久之,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組織將會徹底喪失功能。
2.戒煙預防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復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不僅會對人體肺功能造成損害,更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全身免疫系統和抵抗力。除了氣促外,消瘦、營養不良、抵抗力弱也是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表現。如果患者還有吸煙習慣,無疑會加重病情,長期吸煙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和全身多臟器衰竭。
3.接種疫苗預防肺炎。超過半數的老人都不知道肺炎的癥狀與感冒相似,而且已接種疫苗的老人不足14%。臨床上以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多見,高達83%。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感冒、勞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臟病、長期吸煙等,肺炎球菌可趁機侵入人體,引起肺炎。若老人的咳嗽癥狀超過1周仍無法緩解,且有痰多、色黃,以及怕冷、食欲變差的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胸部X線檢查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
糖尿病患者
調整藥量 下肢保暖
1. 調整藥量。進入冬季后,人們的食欲會有明顯增加,為了抵御寒冷,更偏向于進食高熱量的食物,這些改變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血糖,因此要做好藥量的調整,并做好日常血糖的檢測。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僅要注意冬季對血糖的影響,同時也要留意血壓的變化。倘若糖友合并高血壓,加之其他因素,在冬季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將大大增高。
2. 注意下肢保暖和足部的健康。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下肢神經病變(糖齡超5年患病率約30%;超10年約60%;超20年患病率高達90%)。此類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時,下肢冰冷、麻木加重等不適會出現加重,嚴重影響睡眠,因此要注意下肢和足部的保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少糖尿病患者有神經病變而導致感覺障礙,從而泡腳時導致燙傷,因此泡腳時要注意水溫不宜過高。
冬季是慢病患者急性發作的高發季節,只要小心維護、積極防治,相信慢病患者一定會安然過冬。
此外,我們也建議在冬季服用高品質的健康產品,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安然健康過冬。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