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展化妝品監管促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管局10月11日發布開展化妝品監管促質量提升的三年行動措施,從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監管效能、深化整治力度及推動社會共治4個方面,加強化妝品的監管能力建設,提升化妝品質量水平。
據了解,廣州市的普通化妝品產品產量占全國70%,其中白云區是全國化妝品產業生產廠家的聚集地,全區化妝品生產企業1276家,占全國23%,占廣東省43%,廣州市的64%。 今年6月,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已在白云區打造國內第一個化妝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工作站,構建起集檢驗檢測、標準、計量、審查認證、知識產權、科研、檢查、培訓、質量管理的“九位一體”“一站式”服務平臺,全方位支撐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化妝品監管促質量提升三年行動主要從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監管效能、深化整治力度及推動社會共治4個方面入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市場監管部門依托“互聯網+審批”服務平臺,全力推行企業延續許可告知承諾制審批。壓縮審批時限、壓減審批層級,進一步優化許可審批工作流程和分工;規范普通化妝品備案流程,建立政企溝通機制,保證完成及時率、統一核查尺度、優化服務質量,提升普通化妝品備案質量水平。
在提升監管效能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分類監管臺賬,制定高風險企業監管措施,以染燙類、兒童類等高風險生產企業及產品為重點,開展飛行檢查,強化源頭監管;對飛行檢查發現問題比較突出的生產企業,開展警示約談,督促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查找剖析問題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整改措施;不斷完善抽檢工作機制,突出對問題企業、風險品種的全覆蓋抽檢;加強對祛斑美白、祛痘、兒童類、面膜類化妝品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和網絡銷售化妝品的風險監測;加強對企業過往發現不合格品種抽檢及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檢查,提升監管的有效性。
在深化整治力度方面, 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化妝品生產企業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制定化妝品產業提質增效、打假治劣中長期發展規劃;聯合公安、環保、房管等部門,開展化妝品生產經營、倉儲物流、宣傳研發等全鏈條多環節綜合治理;對產品被上級監管部門多次通報不合格和否認不合格產品為本企業生產等突出問題的高風險企業,開展回頭看核查;將化妝品納入廣州市年度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重點產品范圍,并納入對各區局年度“雙打”考核指標內容,加大對化妝品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和辦案時效。
在推動社會共治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化妝品法規、技術規范培訓;持續推動化妝品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廣州化妝品產業美譽度、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展化妝品質量國際比對研究提升工作,助力化妝品安全和功效性能雙提升;打造全國首家“九位一體”的化妝品“一站式”服務平臺,積極申報創建全國化妝品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立化妝品產業鏈知識產權保護研究中心,爭取設立化妝品產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及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保護工作站,打造“一體化、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