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僅剩1000億?中國直銷行業春天還會來嗎?
今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主體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8月底,登記在冊市場主體達1.63億戶,相比2012年底的5500萬戶,凈增超1億戶,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十年間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其中,企業從1300多萬戶增加至5100多萬戶,接近美國和歐盟企業數量之和,個體工商戶從4060萬戶增加至1.09億戶。伴隨市場主體總量的持續增長,結構和質量也同步優化升級。
十年來,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國依然是吸引國際投資的熱土,外商投資企業從44.1萬戶增長到66.8萬戶,增幅超過50%。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沖擊,但我國市場主體繼續保持增長,2020年以來凈增3700多萬戶,占到過去十年凈增總量的35%,經濟展現出更大韌性。
然而,作為市場經濟主體重要組成部分的直銷行業,跟這一片喜人的形式似乎格格不入。近段時間來,行業內“直銷寒冬”“停擺”“退牌”等說法不絕于耳。
恰好今天,《知識經濟》雜志也發布了2022年中國直銷企業市場表現預估表,預估2022年中國拿牌直銷企業總體業績只有1000億元左右,相較2016~2018年高點,跌去了50%,相較2020年、2021年的行業業績,也下浮了20%。
50億元規模以上的直銷企業有7家,占比7.87%,不及總數一成;
1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有23家,占比25.84%,占拿牌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
業績5億以下的有企業50家,占拿牌企業總數的56.18%;
業績在1億元以下,有9家企業,經營狀態岌岌可危。
截至2022年,有16家企業完全放棄或暫時中止了直銷業務,占拿牌企業總數的17.98%。傳聞已經有5家左右的企業在著手退牌事宜。
直銷業績腰斬,引發了部分業內人士的激烈討論,對于直銷行業能否再迎春天,未來出路如何,大致有以下觀點。
對未來行業的發展持樂觀態度
@幣圈,金融圈,電商,微商,現在好多企業都連續受到打擊,慢慢地往直銷公司趕人,好公司、拿牌公司一定要堅持住,會慢慢好起來的。
@一地雞毛后還會發芽的,直銷是“打不死的小強”。
@往好的想,后疫情時代,就業環境差,直銷這個產物本來就是社會就業環境差的時候誕生的,應該離春天不遠了。
@最近有些直銷老人重新回歸了,只是離開時間有些長了,在傳統行業賠掉不少,后續發力并不如預期。不過現在很多直銷老人回歸,第一眼瞄準的是前期激進的制度,以期召回老部下收編團隊,其實無形中也造成了內卷,新增不是特別大。
@不論哪種洗牌方式,最后都會有好轉。
對于未來出路有如下建議關于創新牌照不是尚方寶劍,也不是免死金牌。沒有開倒車的時代,讓老去的年輕人回歸直銷可能夠嗆。企業只有主動創新,適應時代,滿足新消費人群的日益高質量的需求才有新未來。關于經營方式疫情解封后,可能其他行業正常了,而直銷行業部分企業團隊這幾年為了生存積累的飲鴆止渴的方式方法還在延續,還將其作為市場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那很麻煩。
關于產品價格直銷產品必須把價格降下來。 價格降下來,收益就不高,利益驅動就小了。歷史是在實踐中不斷前行的,之前的高價可能是個錯誤,但是目前一個勁地做低價,短時間看著有起色,但不代表它是直銷正確的出路。價格無論怎么低,也低不過沒有層次的電商。關于差異化直銷企業不應該一個勁地“做低價”,應該在價格適中或是偏高的情況下,結合自身產品的特色,再輔以優質的服務,做出差異化,這才是未來的出路。任由大浪淘沙去,真金落底水自流。后疫情時代,各行各業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生存是第一要義。直銷企業也在不斷探索生存和發展的道路,相信再冷的寒冬都會過去,春天也遲早會到來。你對直銷行業的未來持什么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網信視點綜合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