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送給中老年朋友的重陽養生錦囊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九月初九這天成為節日,可以追溯到漢代,到了唐代被正式定名為重陽節,沿襲至今。
重陽節處在深秋時期,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于沉降,氣候逐漸轉涼,是中老年人易發病的時節。此時做好保健養生的工作有益于身體健康及疾病康復。那么重陽節該如何養生呢?
錦囊一:適度身材不過瘦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然而也要適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專家建議,“尤其是對于65歲以上的老人,我們基本不建議他們再過度減肥。”老年人自己想要判斷體重是不是合適,看體重指數(BMI)更靠譜。BMI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老人體重指數控制在22左右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對于體重過低、消瘦虛弱的老年人,可以嘗試以下手段增加體重:
1. 一日三餐外,適量增加2~3次間餐;
2. 選擇堅果、奶酪、酸奶、雞蛋等能量和優質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
3. 堅持長期鍛煉,運動量要適宜,促進消化吸收;
4. 保證充足的睡眠。
錦囊二:適當運動不逞強
中老年人要適當鍛煉,量力而為,循序漸進,以舒緩自然為主,不要勉強自己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健步走、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相對適合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中老年人運動能力逐漸下降,心肺等臟器功能逐漸衰退,表現出肌力減弱、步速變慢、骨質疏松、反應緩慢、靈敏度降低等,所以中老年人不要逞強,建議避開以下運動項目:
1.避免憋氣運動(舉重、拔河等):憋氣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氣促,甚至呼吸困難;還可能引發頭暈目眩甚至昏厥,易發生腦血管意外。
2. 避免旋轉運動(溜冰、蕩秋千等):中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協調性變差,各種旋轉動作應忌諱,否則容易摔倒,引發不必要的風險。
3. 避免低頭運動(倒立、彎腰下蹲等):低頭、后仰以及頭向下的倒置動作,否則容易引發腦溢血,還可能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導致兩眼發黑,站立不穩,甚至摔倒。
同時在健身的過程中
也要時刻注意
對肩頸、膝蓋和腰部的保護~~
錦囊三:生活節儉別過度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節儉的習慣,有些“節儉”反而是致病誘因。搶購的打折蔬菜往往已經發蔫,亞硝酸鹽含量高,各種維生素損失較大,不僅起不到促進健康的作用,反而還可能危害健康。很多中老年人喜歡買大包裝的食用油,但是食用油開封后會加速油脂的氧化,吃進去更多不利健康的脂質氧化物。另外大包裝的食用油讓你很長時間不更換品種,不利于脂肪酸的平衡。
長期使用的筷子和洗碗布里暗藏黃曲霉菌等大量致病菌,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建議洗碗布每半月更換,筷子每季度至少換一次。長時間使用老鍋底以及已經用薄的炒菜鍋,都會更容易出現糊底現象,除非放入足量的油脂炒菜,但這樣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這種老鍋往往會產生更多廚房油煙,增加肺癌風險。
錦囊四:慢病服藥不亂停
患有高血壓、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都需要長時間堅持服藥,往往一些老年患者用藥隨意性很大,時常有驟然擅自停藥、加量事件的發生,使治療效果不佳甚至適得其反造成不良結果。
另外,一些患者用藥“朝三暮四”,經常隨意更換藥物,不僅影響療效,延誤病情,也易產生耐藥性,并使治療趨于復雜化。服藥治慢病還得慢慢來,無論是藥量、藥品種類,還是每天的服藥時間,建議都不要短期內有較大幅度改變。
錦囊五:長壽需要心態好
中老年生活質量,貴在心態。應該學會隨遇而安、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中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引發一些疾病。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子女們應多跟父母聊天,多交流,開解老人心中煩悶,開心過好每一天。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關愛家中老人
享受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