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多起過億官司,發布違法廣告被罰,香雪制藥做錯了什么?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于娜 北京報道
官司纏身、凈利巨虧的香雪制藥靠什么走出危機?
據香雪制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一審結果顯示,法院判決公司向華晟基金、華元公司返還6970萬元及支付2588萬元違約金,并支持了公司要求華元公司返還廣州香雪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1%的股權,華晟基金、華元公司解除對廣州香雪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印章、證照的共管等部分反訴請求。
這只是香雪制藥面臨的重大訟訴案件中的一起,2022年中報顯示,香雪制藥及子公司還有三起涉案金額過億的訴訟。而此前香雪制藥的子孫公司九極生物和香雪醫藥先后因發布違法廣告被處以行政罰款。
雪上加霜的是,香雪制藥已連續一年半出現業績大幅下滑,2021年凈利虧損6.88億元,2022年上半年再虧1.70億元。
一堆糟心事讓香雪制藥內外交困,對于如何提振業績走出困境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香雪制藥董秘,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多個訟訴官司纏身
香雪制藥與華晟基金和華元公司的糾紛,原本是希望引資合作開發大健康產品,但后來雙方在合作中出現分歧,2021年4月,香雪制藥單方面向華晟基金提出解除相關協議,終止合作項目,由此雙方就前期投入問題對簿公堂,華晟基金、華元公司提出的訴訟請求暫合計金額為3.88億元。
香雪制藥公告中表示,與華晟基金、華元公司的訴訟事項目前對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不產生重大影響,對2022年經營業績的影響以年度審計結果為準。同時,一審判決結果,如任何一方當事人提起上訴,判決將不生效。
但香雪制藥涉及的訴訟官司并不僅是這一起。2022年半年報顯示,香雪制藥及子公司金額較大的訴訟有四起,除本次近3億的重大訴訟外,另三起訟訴的涉案金額均超億元。
康享有限公司因廣東啟德酒店有限公司的投資權益受損,對香雪制藥提起訴訟,涉案金額3億元,法院一審判決公司勝訴,康享有限公司已上訴,目前在法院審理中。
香雪制藥及子公司香嵐健康與廣州高新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其對公司及子公司香嵐健康提起訴訟,涉案金額1.23億元,目前在法院一審中,未有判決。
此外,香雪制藥與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產生合同糾紛,其對公司提起仲裁申請,涉案金額2.8億元,目前廣州仲裁委員會未開庭;公司與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產生股權轉讓糾紛,其對公司提起訴訟,涉案金額3.4億元,目前法院一審未開庭。
因訴訟、仲裁事項累計涉案金額達到信息披露標準,但香雪制藥未就相關事項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違反相關規定,8月12日,香雪制藥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8月25日香雪制藥發布累計新增訴訟公告顯示,除已經披露的訴訟事項外,公司及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內新增的作為被告的訴訟事項涉案金額合計6.40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21.72%。累計訴訟案件共12起。
因涉及的訴訟糾紛,導致香雪制藥及子公司的基本銀行賬戶凍結,被凍結基本銀行賬戶的余額合計763.59萬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經審計凈資產 0.26%。
香雪制藥表示,因涉及的訴訟案件部分在法院審理中,部分未開庭,案件影響金額需進一步評估,訴訟案件對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潤的影響尚無法判斷。
“公司經營中頻繁出現糾紛訟訴,必然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北京盈科律所律師郭干輝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會給公司聲譽、形象等帶來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訟訴案件如果發生賠償損失,將對公司的資金鏈造成壓力。
子孫公司發布違法廣告被罰
香雪制藥的子孫公司也不省心,接連闖禍。5月22日,香雪制藥發布公告,子公司九極生物因發布違法廣告,被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九極生物在名稱為“九極通”的微信小程序經營網上商城,并在網上商城的商品詳情頁上發布廣告對商品進行宣傳。自2021年10月16日至2021年11月29日,在“天資韻膠原蛋白果味飲品”詳情頁發布了圖片附帶文字的廣告,在該廣告中使用了 “養顏護膚、潤澤發質、豐滿胸部、預防疾病、預防骨質疏松、塑造肌肉功能、保持血管彈性”,“從而能夠達到預防血管破裂栓塞等不良癥狀出現的目的”等文字表述。九極生物無法提供上述宣傳的來源及真實性、科學性的依據。
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管局對九極生物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責令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罰款25萬元。
九極生物于2013年拿到直銷牌照,因業績表現遠遠未達香雪制藥預期,香雪制藥曾打算將九極生物出售,但在2020年有關交易因違規轉讓直銷牌照被叫停,且香雪制藥被罰款1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香雪制藥第一次曝出違法廣告問題。
2021年11月5日,香雪制藥子孫公司香雪醫藥還因宣傳涼茶“預防新冠”,被廣州市黃埔市監局行政處罰。經查,2020年2月26日至2月28日,香雪醫藥公開發布關于“疫情居家預防”“廣州市衛健委推薦”“廣州疫情中醫藥防控專家組連開”等內容對“粵抗1號”瓶裝涼茶飲料進行宣傳。此外,香雪醫藥在自營的微信小程序“香雪大健康旗艦店”上“粵抗1號”顆粒特配涼茶(盒裝)的銷售頁在銷售標題、展示圖發布了“5盒療程裝”的廣告內容。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香雪醫藥無法提供材料證明廣州市衛健委、廣州疫情中醫藥防控專家組推薦過“粵抗1號”瓶裝涼茶,無法提供材料證明“粵抗1號”瓶裝涼茶有居家預防疫情的作用,無法提供“5盒療程裝”用語表述的根據。
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香雪醫藥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廣告法,責令其停止發布廣告并罰款30萬元。
拿什么拯救業績危機
香雪制藥成立于1997年,2010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曾經被《福布斯》評為中國最具潛力成長企業,躋身中國醫藥行業百強企業,“香雪”商標獲評中國馳名商標。
香雪制藥以中藥制造為主營業務,包括現代中藥及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輔之醫療器械、軟飲料、少量西藥產品及醫藥流通等業務,其中成藥產品包括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橘紅系列等。
上市后,香雪制藥凈利潤曾在2014年達到1.97億元的高峰。此后,凈利潤水平逐漸下滑,2015年-2018年分別同比下降9.91%、62.76%、0.13%、14.41%。在2019年、2020年,香雪制藥的凈利潤雖然連續兩年出現一定幅度上漲,但再未突破億元,其中2020年的凈利潤為0.98億元。
進入2021年之后,香雪制藥的財務狀況就急轉直下,凈利潤大幅虧損達 6.88億元,同比下降799.51%。對此,年報中稱,受疫情、市場容量、同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漲價、“帶量采購”、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及“國談”、“兩票制”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同時也受自身經營不力等方面的影響,導致2021年業績大幅下降。
實際上2011年以來,香雪制藥通過轉讓藥物權益、出售子公司、轉讓投資項目,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操作。
2021年1月,香雪制藥以223萬元的價格將持有的納泰生物4.17%股權轉讓給圣諾生物;2021年7月以0元價格轉讓未實繳的5000萬元花城創投基金購買權益。
2021年10月15日,香雪制藥發布公告,其與知識城集團簽署了關于子公司兆陽生物的股權轉讓協議書,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將兆陽生物分立后的100%股權以1994.94萬元轉讓給知識城集團。
2021年12月,香雪制藥又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將全資子公司廣州市香雪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權以 1800 萬元轉讓給粵民投;將子公司廣東九極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100%股權以 3300 萬元轉讓給華耀商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猜測香雪制藥“拆東墻補西墻”是面臨資金鏈緊張問題,但香雪制藥表示上述股權轉讓均是圍繞聚焦主營業務的發展戰略,對非主營業務的相關資產進行剝離,提高資產流動性及使用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等。
不過,2022年上半年,香雪制藥產品銷售未達預期,整體經營結果仍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9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2.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438.83%。
值得一提的是,香雪制藥產品系列布局了T 細胞免疫治療,在研藥包括 TAEST16001(適應癥軟組織肉瘤)、TAEST1901(適應癥原發性肝癌),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學后續會繼續引入戰略投資者,這能否在未來能給香雪制藥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對此,醫藥產業戰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創新研發是藥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道路,但是新藥研發過程有很長的路要走,對藥企的資金鏈是一個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