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整協公布188家醫美機構涉糾紛自媒體違法推薦韓國綠毒和人胎素
根據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等8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監督發﹝2020﹞4號)中有關醫療美容相關行業組織“定期向社會發布醫療美容典型案件以及醫療美容相關手術、藥品器械使用的風險警示”的要求,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開展了醫療美容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現將2022年7月1日至7月31日網絡輿情與風險預警簡報如下:
一、數據采集
(一)采集平臺: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美容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技術支持:北京鳴醫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二)采集周期:2022年7月1日至7月31日。
(三)采集范圍:全網公開信息,包括:論壇、新聞、博客、問答、視頻、微博、貼吧、平媒、微信、電視、股吧、手機新聞等。
(四)采集內容:根據醫療美容行業特征詞,對全網相關信息進行搜索整理。
(五)數據處理:根據內容表達的語義結構,判斷內容正負面關系;分析全網傳播內容,聚合報告期內傳播熱點;結合非法行醫和非法產品的相關敏感詞,挖掘非法行為的敏感信息。
二、輿情數據分析
(一)概述
2022年7月1日至7月31日,全網新增醫療美容相關信息共計2320169條。其中重點媒體頻道信息906616條,總體信息量的39%,負面信息量56747條,占總體信息量的2%。在本報告期內,總信息量及負面信息量環比上月略有上升。
(二)按信息來源(平臺)分布
從總體輿情來源(平臺)分布來看,微博占31%;重點輿情方面,手機新聞、新聞類媒體合計傳播占比50%。負面輿情方面,微博、手機新聞信息量相對較大。
(三)按信息來源(地區)分布
全國各地區的醫療美容行業信息量,與區域內的行業機構數量、密度、市場規模和熱度緊密相關,也與地區經濟發達程度大致成正比關系。
三、輿情內容分析
(一)概述
根據傳播內容的正負調性,將行業信息分為正面、負面、中性三種。在各個媒體平臺中,手機新聞、微博占據傳播量的前兩位。
正/負面輿情內容媒體類型分布圖
(二)新聞平臺正/負面宣傳內容
報告期內,暑期優惠、畢業、規范化等與季節、醫美規范相關的正面詞出現較多。
新聞平臺正面高頻詞分布圖(字號越大、出現頻率越高。下同)
在本報告期內,廣告違法違規、效果不滿意等信息上升為負面高頻詞。
新聞平臺負面高頻詞分布圖
(三)醫美行業正面事件報道TOP5
1.醫美賽道重回視線 中報有望超預期;
2.深圳市鼓勵發展醫美產業 機構看好消費醫療標的;
3.廣電總局:堅決抵制病態整容娘炮審美;
4.首屆中國整形醫學產業創新大會成功舉辦;
5.國家藥監局發布《2022年醫療器械分類界定結果匯總》;
四、醫美產品假貨水貨
報告期內,共監測到涉嫌銷售假貨水貨產品線索2條。
1.監測到某微博賬號,推薦韓國綠毒等產品(如下圖示);
2.監測到某微信公眾號發布人胎素銷售信息;
五、醫療美容不良事件
1.報告期內,醫療美容行業不良事件報道共56747條,其中部分傳播量較大的信息如下:
1)女子做雙眼皮修復結果變成大小眼;
2)重慶7家醫美機構被查出23條問題;
3)女子花6萬元做隆胸術,術后竟成了畸形;
2.報告期內,觸及醫療處罰、涉及醫患糾紛的信息傳播主要涉及到188家醫美機構,從區域分布看,浙江、廣東、湖南、山東等區域的醫美機構相對較多。
從信息類型看,有關醫患糾紛的項目中,以隆胸、面部塑形、鼻整形、吸脂抽脂、違法違規醫療的處罰居多。詳見《醫療美容網絡輿情負面信息清單(2022年第7期)》。
六、風險預警
報告期內,不良事件涉及到的相關醫療服務或產品有鼻整形、眼部整形、胸部整形、違法違規醫療等,具體分布比例如下:
提示美容就醫者近期重點關注上述項目的風險。
以下為《醫療美容網絡輿情負面信息清單2022年第7期》:
本文來源:中國整形美容協會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