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微囊泡臨床前研究項目實驗成果發布會在康婷集團舉行
8月26日,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功能微囊泡在非人靈長類動物疾病模型的臨床前研究項目成果發布會暨康婷集團“產、學、研、醫”一體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簽約儀式》舉行。
天津市西青區政府副區長龐鐵強、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黨委書記黃亞樓、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彤、南開大學科研部部長孔德領一行領導及嘉賓,集團董事長劉小兵先生、集團總裁楊琪女士、康匯醫院院長李玉明先生等集團高層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據了解,本次成果發布以視頻形式呈現,通過闡述該項目的研究背景,與會人員進一步認識到間充質干細胞源功能性微囊泡具有調節免疫功能及控制炎癥反應水平等良好功效,并可作為負載藥物和外源性核酸類物質的天然載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從實際出發,膿毒血癥作為一類因個體免疫反應失調并引起全身性高水平炎癥反應的危重疾病,每年導致約600萬病患死亡,而因療效不明顯或治療副作用過大等原因,目前針對膿毒血癥的治療手段較為欠缺。
為此,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聚焦于探索各類功能性微囊泡用于治療膿毒血癥等疾病的可能。研究發現,在細胞和小動物膿毒血癥模型中,IL-6、IL-8、TNF-α等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明顯提升,經微囊泡治療24小時后,上述炎癥因子的表達上調得到了抑制。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推動科研成果臨床應用轉化,研究人員探究了間充質干細胞源功能性微囊泡對于非人靈長類動物食蟹猴的治療效果。
將食蟹猴分為空白對照組、膿毒血癥模型組、低/高劑量誘導型間充質干細胞源功能微囊泡治療組、誘導型間充質干細胞源功能微囊泡預保護組、普通間充質干細胞源功能微囊泡治療組并展開實驗后,通過對血常規、肝/腎功能水平、炎癥因子水平等多項膿毒血癥相關生理指標進行檢測,研究人員發現多個實施了功能微囊泡治療或預防組別的健康水平有顯著提高。例如,炎癥因子IL-6、TNF-α、超敏C反應蛋白、D-二聚體等關鍵指標,在膿毒血癥模型組中檢測到顯著升高;經高劑量誘導型功能微囊泡給藥6小時后,檢測結果顯示IL-6水平降低23.3%,TNF-α水平均降低14.8%;給藥24小時后,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降低36.49%,D-二聚體水平降低23.47%,均呈顯著下降趨勢。
黃亞樓在致辭時提出,聯合研究院作為國家科技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四部一市”共建的大型生物醫藥科創綜合體,承載著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引育的重要使命。成立以來,聯合研究院先后建立了涵蓋藥物早期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等多個技術支撐平臺,多次獲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今后,聯合研究院將進一步整合、協調各方資源優勢,全面貫徹落實聯合研究院職責定位,切實推動康婷集團眾多科研項目的臨床轉化。
成果發布
當天,天津市重癥疾病體外生命支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高文卿、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事業發展部負責人閆凌州先后以《膿毒血癥的臨床意義及各方合作在臨床試驗方面的優勢》及《聯合研究院在服務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與意義》為主題作特邀報告,共同闡述了當下臨床診療與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趨勢,并重點強調了“產、學、研、醫”多層面協同發展的重要性與必然性。
來自集團及各大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也圍繞本次活動的核心內容,從技術創新、臨床應用、市場前景等多個層面展開了交流與討論,同時為相關科研成果的轉化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領導與在場嘉賓的見證下,康婷集團、聯合研究院、南開大學、三中心醫院四方代表共同簽署了“產、學、研、醫”一體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意向書,力求引領生物醫藥行業實現跨越式的創新與發展。
簽署合作共建意向書
劉小兵董事長表示,康婷集團將堅持以“專注健康、關愛生命、造福人類”為使命,積極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未來,集團將進一步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統籌合作機構資源,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成果轉化和項目孵化,不斷完善集團大健康產業版圖,力爭為更多受健康問題困擾的群體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