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健康產業沖刺萬億規模 巨頭加大布局
近日,2022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在這場由政府、企業、學者、專家等各個主體共同參與的產業創新發展大舞臺上,湖北省加快了發展萬億規模大健康產業的步伐。
“大健康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伴隨生命全周期,是朝陽產業,是潛力無限的未來產業。”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表示,大健康產業被譽為繼IT產業之后的全球產值第五位產業,正成為發展新風口、投資新藍海。
根據規劃,作為“51020”現代產業體系中的萬億級支柱產業,到“十四五”期末,湖北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2000億元,湖北成為國際知名的大健康產業發展集聚區和健康消費全國性中心,武漢成為引領國家醫學發展、國內最為重要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生物經濟先行示范區。
邁向萬億產值的堅實基礎
大健康產業是智能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在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方面,武漢具有諸多優勢。
數據顯示,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武漢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今年上半年中國城市GDP排行榜中,武漢GDP實際增速達到4.3%,位列全國十強,其中醫藥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達到了31.4%。
“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程用文表示,武漢擁有大健康領域獨角獸企業2家,百億級總部企業4家,上市公司12家,高新技術企業600多家,總產值突破4000億,初步形成了“一城一園三區”的發展規模。
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蓁介紹,“一城”指目前位列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第一方陣的光谷生物城。這里聚集了百億級企業3家,上市公司33家,引進國內外院士項目31個,主要聚焦大健康產業總部經濟建設、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農業產品研發、創新企業孵化、產業鏈協同創新、技術平臺支撐、產業政策探索與創新等功能,打造全市大健康產業的驅動核。
“一園”指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三區”指漢陽大健康產業發展區、環同濟—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和武漢長江新城國際醫學(000516)創新區。其中,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承接放大光谷生物城產業效應,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流通、生物農業和健康服務等六大產業方向。
在形成大健康產業完整布局的同時,武漢創新發展動力十足。武漢高校和生物研究機構眾多,每年培養生物相關人才超過5萬名,擁有大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14家等。
在醫療服務方面,程用文介紹,武漢市擁有三級醫院67家,其中三甲醫院29家,同濟、協和兩所醫院躋身全國十強,整體實力居華中地區首位。
“大健康產業具有覆蓋面廣、細分領域多、產業面長的特點。”湖北省楚商聯合會會長、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升認為,湖北和武漢具有得同獨厚的區域交通和科教人才優勢,有全國領先的生物醫藥基礎,有一批大健康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這些都是推進湖北和武漢大健康產業邁向萬億產值的堅實基礎。
頭部企業加大布局
連續三屆在湖北舉辦的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已帶來近百億交易額。得益于上述發展優勢,8月5日的開幕式上,武漢市“中國健康華中地區創新生態示范區暨總部經濟”項目、武漢市“國藥醫藥健康現代物流基地”項目等24個優選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達到443.75億元。
目前,湖北省先后引進輝瑞、華大、國藥、聯影、邁瑞等一批大健康領域世界一流企業。此次健博會上,西門子、飛利浦、通用、聯影、國藥集團、邁瑞等頭部企業,均攜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亮相。
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表示,在變革時代,高端醫療裝備產業成為應對時代挑戰的“關鍵力量”之一。“湖北是聯影未來布局的重點,我們將不斷推進一系列高性能醫學影像‘武漢造’,研發臨床前高端生命科學儀器,推動轉化醫學前沿探索等,持續加大投入,在湖北建立為聯影全球市場提供全系列產品的產業中心和創新中心。”
“泰康保險集團也將持續加大在湖北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布局。”陳東升亦表示,去年和武漢簽約的泰康科技和大健康總部將在今年落地,同時泰康將資助武漢大學在大健康科學領域的建設和人才引進,持續提升武漢地區科研能力,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為湖北和武漢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徑。
科大訊飛(002230)的“康復智能護航系統”曾在湖北疫情期間發揮重大作用。今年4月17日,智能語音電話機器人幫助鄂州市鄂城區10小時完成47萬名核酸應檢未檢人員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智能語音電話機器人已在全國31個省份112個地市應用,其中在湖北12個地市使用超過961萬人次。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今后在湖北不僅要助力疫情防控,還要助力創新創業發展。當前,在訊飛開放平臺上來自湖北的創業團隊已經超過10萬家,僅過去一年實現了56%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