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夢背后的傳銷陷阱:以推廣新能源項目為名開展傳銷活動
以推廣新能源項目為名,宣稱“三個月回本、半年十倍收益”,實際是變相的非法集資、傳銷。做著發財夢的袁軍一步步從受害者走向了違法者……
2017年3月的一天,50多歲的袁軍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名在廣東省做生意的朋友胡斌,通過胡斌介紹,袁軍知道了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投資項目。
網絡圖 與本文無關
胡斌:“現在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我們公司的新能源項目正在招攬投資,幾千元就可以注冊會員,什么都不用管,半年就能賺十倍。”
袁軍:“真有這么好的事?”
胡斌:“當然,是朋友才告訴你的。我過幾天剛好來西寧,到時候和你細說。”
沒過幾天,袁軍見到了胡斌。胡斌口中的投資項目,要求參與者按照不同級別分別交納一千元至幾萬元不等作為注冊會員資格。交錢后,會員會獲得系統配送的積分,這些積分會在系統內拆分倍增,三個月回本、半年十倍收益。胡斌還承諾,發展不同級別新會員就可以獲得額外獎勵。
面對朋友的再次邀請,袁軍猶豫再三決定先投資5000元試試。就像胡斌說的,很快袁軍收到自己“入會”的返利。“你可以找找身邊的親朋好友發展下線,投的錢越多,拿到的返利就越多?!?/span>胡斌繼續對袁軍洗腦。看著輕松得來的錢,袁軍決定將這個能賺錢的“好消息”告訴自己朋友。接下來的幾天在袁軍的帶動下,身邊陸陸續續幾個朋友也和他一樣入了會,袁軍也成功拿到了額外獎勵。
看到西寧有如此好的“前景”,胡斌提出:公司可以在西寧設立一個辦事處,由袁軍作為負責人發展會員。嘗到甜頭的袁軍欣然答應了下來。隨后,袁軍在西寧市城北區小橋大街某小區內租下了一套房屋作為在西寧的辦事處,然后開始了他的宣傳洗腦活動。 “一單2800元,半年能翻10倍。”就這樣袁軍一步步從一名受害者走向了傳銷犯罪團伙的一員。
2021年8月,西寧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接到市民報案,小橋大街某小區內有人在非法集資傳銷。接警后,民警立即展開調查,辦案民警發現雖然這起案件沒有傳統傳銷詐騙的特點,但存在“人拉人”發展“下線”的現象,因此初步判斷為新型的網絡傳銷詐騙。
民警調查發現袁軍曾多次以該新能源項目介紹會為由在西寧市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區、湟源縣舉辦宣講課堂發展會員,先后有近百人被洗腦后注冊會員,袁軍也由此獲利20余萬元。2021年12月,袁軍被城北公安民警抓獲。目前,犯罪嫌疑人袁軍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胡斌作另案處理,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警方提示】
傳銷組織往往以“投資”為幌子,將人員聚集起來,通過蠱惑人心的語言反復對他們洗腦,一旦洗腦成功,任憑外人勸說,都很難改變想法,反而通過各種方式將自己的親朋好友拉進傳銷陷阱。該種騙局針對人群多為老年人群體,以退休人員居多,利用其空閑時間多,手中有錢,知曉國家政策,但又對新科技新能源一知半解,再通過拉人送禮品,聽講座拿禮品等手段,多重套路下往往能夠得手。
廣大老年人群眾切不可輕易將手中的錢拿來投資,拿不定主意時,更要和家人溝通,聽取意見。家中有老人的需要時時注意老人的動向,但凡有參加“講座”“領取免費禮品”的都需要提高警惕,問清來由,關心老人的資金動向,發現有問題要及時勸阻,已產生損失的要堅決報警。(文中人名為化名)
[此文來源:青海法治報·法眼記者 雷潔,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