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夏季過敏高發季 致敏因素要注意
今天是2022年7月8日,是第18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表明,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據WAO(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30%~40%的人受到過敏的困擾。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慢病,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重要疾病之一。
夏季是過敏高發的季節,皮膚紅腫痛癢讓一些人度夏成為一種折磨。那么以下五種常見的過敏因素大家就要格外注意了。
過敏因素
空調螨蟲過敏
空調里面積存著很多病原菌,比如螨蟲、灰塵、花粉和霉菌等。螨蟲體形非常微小,人用肉眼很難發現,它叮咬人體后釋放出的毒素很容易使人過敏,出現丘疹、紅斑這樣的蕁麻疹癥狀;如果用手抓,皮膚還會引起感染化膿。如果家里有新生兒和兒童,對螨蟲感染會更加敏感,甚至這種過敏會伴隨孩子很長時間。
過敏因素
金屬飾品過敏
在夏季發生接觸性皮炎的患者中,很多是因為戴金屬項鏈造成的,還有的則是戴手鏈、腳鏈、耳環引發的。這些人的過敏癥狀表現在首飾與皮膚接觸的部位,如耳部、頸部、手腕、手指等處,也有的人會出現全身過敏反應,先是皮膚紅腫,接著開始起小丘疹、水皰,甚至全身奇癢。
過敏因素
陽光紫外線過敏
在陽光下暴曬后,頸面部、手臂部、肩背部等外露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等,火燒般癢痛難忍,數天后紅斑和水腫消退,繼以脫屑、蛻皮,并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這個過程是皮膚在強烈日光照曬下出現的急性損傷性反應,反復曬傷,會讓皮膚對光敏感,產生光敏性反應。
過敏因素
魚蝦海鮮過敏
夏天食物品種繁多,其中一些食物就是誘發過敏的因素,如魚、蝦、蟹等,這些食物易引起皮膚紅腫、皮疹、瘙癢、風團等癥狀。此外,食品添加劑如調味品、色素、防腐劑等也可導致過敏。
過敏因素
溫度濕度變化
許多白領每天坐在辦公室工作,肌膚的水分被空調吸干,造成肌膚角質層水分嚴重不足、皮膚循環紊亂,出現臉部紅腫或紅血絲;室內外溫差極大,也會導致皮膚過敏。
注意細節避免過敏
對付過敏癥,最有效措施是尋找出過敏誘發因子,并遠離這種物質。其次,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一些細節。
注意細節
定期清潔
空調和床品衣物是關鍵。定期清潔空調過濾網,注意室內的通風,有助于減少塵螨和霉菌滋生;使用過程中,每隔半月,就可以把過濾網取下來沖洗干凈。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對積攢塵螨更多的空調外機進行清洗。同時,皮膚容易過敏的人,還要經常更換枕巾和枕套,晾曬枕芯,清潔衣物。
注意細節
內外補水
夏季不僅應多喝水,增加皮膚代謝能力,還要對皮膚多補水。夏季可以用油分較少的啫喱狀護膚品。膚質比較薄的人一定要縮短洗澡的時間。沐浴的時間長、水溫熱,容易讓肌膚皮脂膜失去天然的保護能力。
注意細節
避免暴曬
盡量避免陽光過于強烈的時段出門,出門要打傘、戴帽子或是穿長袖衣服。可以在出門前半個小時適當涂抹防曬霜,選擇防曬霜前先在局部試用,確認不過敏再大面積使用。
注意細節
多吃青菜
洋蔥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多吃可預防過敏癥的發病。此外,夏季要盡可能多吃青菜果蔬,少吃或不吃生猛海鮮,吃之前用熱水將海鮮燙一遍。這樣就可以減少過敏現象發生。
注意細節
溫度濕度適宜
在干燥炎熱的環境下,想辦法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比如在空調房里使用加濕器。當空氣濕度過高時利于塵螨繁殖,因此室內空氣濕度建議不高于40%,建議使用空氣濕度測量計來進行濕度調控。
注意細節
脫敏治療
對某些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求助于醫學手段,改變過敏性體質。向皮下注射改變了的致敏原和乳類、花粉等物質制成的抗原浸液,并逐漸增加致敏原的濃度,使過敏者體內產生對過敏物質的抵抗力。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