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用直升機思維,看更廣闊的世界
當47歲的蘇軾行走在人生另一所“逆旅”就職汝州途中時,經九江,便和友人游歷廬山。廬山千鋒回翠,溪瀑奔流,移步些許便覺風光迥然,福至心靈般,蘇軾頓悟人生哲理,于是一首千古絕唱應運而生: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過,蘇軾雖提出了要多角度看事物的觀點,卻并沒有給我們解決問題的答案:究竟怎樣才能看清事物全貌,超脫狹小范圍,擺脫主觀臆斷呢?
“直升機思維”的必要性
“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問題時,我看到了更完整的畫面,開始理解他人的感受、動機、行為和目的。”李錦記家族第四代成員之一,也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主席、“首席無形官”兼“首席爽管”李惠森,在他的著作《我們大于我——通往更快樂的人生》中給予了我們答案,這也是他提出的“直升機思維”。
“直升機思維”無疑是對蘇軾拋出問題的巧妙破題,也是指引當下焦慮迷茫者走出自我局限,實現自洽,達到內心沖突與外部世界和平共處,進而提升快樂指標,提高幸福指數和獲得感的“福至心靈”。
擊碎暗黑時刻,你也可以!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即便是如李惠森般已獲得成功的人士也不例外,能夠在事業中獲得超凡成就,付出與承受的絕對遠超出我們普通人的想象。
1998年,李惠森遭遇了一場人生危機:“心碎;孤獨無助;很痛心;不被欣賞,不被理解;充滿矛盾,既生氣又失望;感覺被背叛了,壓力千斤重,疲憊不堪;走在黑暗的路上,盡頭沒有一絲曙光;要扛下所有事情;該離開了,需要重新開始……”
幸運的是,李惠森在危機前的“福至心靈”頓悟出提升高度看問題的道理:不再從個人利益出發,而是從“我們”的角度放眼全局。他將此靈活運用到公司業務和生活中,后來不但開創了全新的企業文化,也給公司的業務帶來了空前的增長,身體也變得更健康,生活也更加快樂。
古人云人生三境界的最高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他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從仰視山水的困頓迷茫到俯視山水的輕松怡然。
“3p視角”的顯著優勢
“3p”視角是李惠森的心水所在:
1p——從個人角度出發的第一個視角。遇到問題時,滿腦子都是個人利益,是許多不滿和負面情緒的源頭。
2p——從對方角度出發的第二個視角。生活并不是零和博弈,不一定非贏即輸,雙贏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雙方都做出一定的妥協,反而能實現共贏。
3p——從全局角度出發,也是踐行“我們大于我”的核心靈魂。從更高的角度來考量所有影響全局的因素,能讓人跳出眼前的局限,找到讓大家都獲益的最佳方案。有了3p視角,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真正的智者能夠從危機中汲取經驗,真正的仁者能夠愿意幫助別人化解危機。
李惠森如此真摯地釀自己的坎坷為蜜,正是他想通過《我們大于我——通往更快樂的人生》這本書以饗讀者諸君的精華所在:如果你將3P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便能打開一個充滿無限可能和機遇的世界,還能給生活、職業帶來超乎想象的成功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