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新員工入職計劃 “適應期”變“蜜月期”
融入一家新公司,要做許多的心理和技能上的準備,在玫琳凱入職,新人的“適應期”直接變成“蜜月期”。
入職新公司的前一周,Amy回到家中,丈夫告訴她有人給她寄了一大束鮮花。Amy略帶疑惑得拆開卡片一看,原來是來自新公司領導層的歡迎賀卡,一股暖流頓時在心頭涌出,她默念道:“又玫琳凱呀!”
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個驚喜包裹了,再往前一周,她收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許——一套創始人玫琳凱女士的書籍和甜蜜的巧克力,打開包裹這句話就引入了眼簾:“未來屬于你們。”
(一個個驚喜快遞把新員工的心牢牢抓住)
而在入職前三周,也就是她簽下offer的第二天,玫琳凱亞太及中國總裁Wendy就為她發來了歡迎視頻,從業多年,Amy還是第一次受到這么“大陣仗”備受重視的歡迎。
隨著一周一個快遞,送來了對入職的滿滿期待,驚喜也在她來到公司報道的當天達到了沸點,她辦公桌的一方小天地,化身小型派對——氣球、糖果、玫琳凱獨有的公仔暖和軟毛、還有VCR一應俱全。輕按一下暖和軟毛,就會聽到總裁娓娓道來的祝福。到了午飯時間,等著Amy的還有一場溫馨的歡迎宴。
(玫琳凱提前為新員工精心布置工位,歡迎他們的加入)
以上Amy的入職經歷,是玫琳凱中國今年推出的全新“新員工入職計劃”當中的一環。這項計劃把對新員工關愛向前延申了一個月,這項計劃策劃了新員工到崗后的6個月試用期的豐富體驗,他們將被安排針對性的培養和發展計劃,以幫助其快速融入玫琳凱公司的企業文化以及工作氛圍。
員工體驗與學習高級經理Bella平常會留意同事們的朋友圈,在設計入職計劃的時候,這些觀察就用上了。“我們想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所以會看看平常公司的哪些關愛行動或活動能真正觸動大家的心。大家真正喜歡的、需要的,是我們考慮入職計劃時很看重的一個方面。”這背后還蘊藏著HR部門的小巧思——快遞都必須寄到新員工家里,讓家人也了解他將要入職是怎樣一家公司。
適應期不追求速度,追求溫度
“以前在其他公司入職的時候,都是把我帶到工位,介紹完了部門同事之后就讓我開始干活。但在玫琳凱,同事和上司都一直跟我說不用急、慢慢來。給了我足夠的熟悉和適應的時間,”同樣是新入職的Joyce分享說。Amy印象最深的是入職后,上級如何幫助她更輕松地開展工作。“我的工作涉及到很多全球范圍內的溝通,上級同事很細心地給與我即將要有工作聯動的同事一個一個地發郵件,并在郵件中介紹了我。這使我感到同事之間的相處的確像玫琳凱的價值觀一樣,其中一條就是‘你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也要怎樣待人’。”
對于玫琳凱來說,入職并不是“趕鴨子上架”,恨不得讓員工立刻產出效益,而是一趟充滿儀式感的旅程。一項項貼心的安排不僅減退了員工面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不適,更讓員工和雇主之間的信賴度拉滿。
就好像遇見“對的人”,融入是一場雙向奔赴
為了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公司文化、建立內部人際網絡,玫琳凱還想到了新員工剛開始可能僅僅跟自己部門的同事熟悉,但對其他部門還相對陌生。于是,“新員工伙伴計劃”就誕生了。在員工入職兩個月后,HR會主動向他了解需求——他希望伙伴來自哪個部門,他想要了解更多公司的歷史文化,還是跨部門合作經驗?“新員工伙伴計劃”從員工的需求出發,為他匹配合適的小伙伴,隨后開展一段為期三個月不限形式的交流和互動,形式可以是在公司露臺賞花喝奶茶,也可以到外面午飯小聚。
(上海行政中心空中花園)
經過了這段徐徐漸進的入職旅程,在6個月的試用期結束后,新員工也就正式“升級”!玫琳凱認為這是件大事情,應當熱烈慶祝。因此,部門又會再次聚在一起為他開party。而這一次,新員工換了一個新身份——正式成為了玫琳凱人。
融入一家任何一家新公司,新員工都會經歷許多業務和項目培訓。但玫琳凱認為比這些更重要的是,用愛和溫度讓新人能夠融入新的環境,因為,這是在歡迎一個家庭成員。這也恰呼應了玫琳凱賦予“P&L”更多一層的意義:People & Love (人和愛),而不僅是傳統理解的“Profit & Lost”(盈利和虧損)。
玫琳凱在去年提出了“賦能職場幸福力”的雇主理念。同時,用5個關鍵字概括了在這里工作的感受:Focus想你所想,Family-oriented親如一家,Flexible彈性靈活、Fun充滿樂趣,及Fair公平透明。看來這份極致的新人入職體驗就是最典型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