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夏至養生:危害健康七不要 科學養生四原則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旺盛的時節,陰氣初生,一方面要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陰陽交替,人體容易患各種疾病。所以,夏至時節合理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
夏至到,為了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不要有以下七種危害健康的行為!
一不要
整夜吹涼空調
如果整夜開空調,容易因為室內溫度過低,導致全身毛孔閉合,使得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供血不足,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發作“熱中風”。更不要直接吹冷風,很容易出現感冒、頭痛、鼻塞、面癱、頸部痙攣、后背酸痛等癥狀。
二不要
口渴飲水猛灌
人體每一次出汗都要帶走一些鹽分,如果出汗的同時短時間大量喝水,會使血液中的鹽分越失越多,血漿滲透壓降低出現低滲性脫水,人就會出現頭暈、眼花等“水中毒”癥狀。喝水時應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建議為20~30分鐘。
三不要
貪吃冰涼食物
夏日貪吃冰涼的食物,容易對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虛弱、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還可造成腸胃性感冒。特別是脾胃虛弱者及老人、小孩更應注意。
四不要
怕熱不開窗戶
夏季悶熱,不少人怕熱而長時間室內閉窗吹空調。其實,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易引發中暑,而且使用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質量會變差,反而致病。
五不要
貪涼洗冷水澡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孔處于張開狀態,洗冷水澡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最好每天用溫水洗澡,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
六不要
烈日下光膀子
夏季人體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開了,如果長期被紫外線照射,除了會被曬傷,還會導致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腎臟疾病。
七不要
吃隔夜的飯菜
剩菜剩飯長時間放置,容易產生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即使高溫加熱,這些毒素也沒法消除。夏天因為食用隔夜菜導致的問題并不少見,輕者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情況,重則導致食物中毒等問題。
那么夏至健康養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科學養生四原則供您參考:
原則一
清 熱 消 暑
夏日氣溫高,人體心火較旺,可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薄荷、蓮子、黃連、竹葉等來祛暑。
原則二
補 養 肺 腎
和治友德全球健康推廣顧問、國醫大師張大寧表示,蟲草也好,蟲草菌絲體也好,都是補腎益肺的。不熱不燥,陰陽并補,偏于平性,普遍適用于普通人群。
原則三
健 脾 除 濕
夏日脾胃功能低下,容易胃口不好,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荷葉、藿香等。
原則四
充 足 睡 眠
炎熱夏季,很多人因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要保持按時作息心情愉悅,創造良好睡眠環境,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食用高品質產品,來幫助我們舒緩身心安逸睡眠。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