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妍呈美:化妝品宣傳抗炎作用,現行獎金制度如何解讀?播
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不斷提升,不少人涉及化妝品的消費習慣正逐步培育成型,綜合來看,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較大,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品牌開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內,“名妍呈美”便是其中之一。
那么,自稱是“高階成分護膚品牌”的名妍呈美有著怎樣的公司背景?名妍呈美和科序有何關聯?該品牌旗下的肽美肌底修復精華是否真的能夠抑制炎癥、修復皮炎?名妍呈美小美無色唇膏這款化妝品也具有抗炎作用?另外一款名為“名妍呈美煙酰胺煥亮面膜”的產品又能否提供所謂的美白功效?該平臺現行的獎金制度又該如何解讀?
公司背景,現狀如何?
據官方公眾號介紹,MYCENMEI名妍呈美由深耕高端品質護膚16年以上的專業團隊創立,為讓更多人享受高品質護膚而生。“名妍呈美”的運營主體為清遠市蔓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曾用名為廣州市蔓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及大股東為謝振悠,小股東為周妮,據202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股東的實繳出資額為0元,參保員工為0人。
(圖:企查查)
在推廣人員的介紹下,名妍呈美常常和另外一個品牌——科序聯系在一起,關于這兩家品牌的關系,經銷商阿強(化名)聲稱這兩個品牌都是同一個老板名下的,名妍呈美用于線上的品牌運營,而科序則為線下的實體店品牌。調查發現,微信公眾號“科序”的認證主體為清遠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查,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法定代表人以及大股東為謝結榮,其他股東有謝振悠、伍俊華、張警娟、徐歡、潘玉華。
在工商信息的層面上,這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也是相當密切,廣州市蔓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謝振悠也正是清遠厚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至于注冊地,這兩家公司也都注冊在同一個地方,不同之處在于一家公司在商鋪01,另一家在商鋪02。
普通產品,防曬+美白?
眼下,名妍呈美已向市場推出了多款產品,“名妍呈美隔護乳液”正深受消費者青睞。在介紹該產品時,官方公眾號“名妍呈美”聲稱這款產品具有防曬的作用。
(圖:公眾號名妍呈美)
而事實上,該產品為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編號為粵G妝網備字2020098493,由廣州市蔓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廣州市誠隆化妝品有限公司所生產。對于這種宣傳行為,《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十四條指出,化妝品的廣告宣傳不得有下列內容:(一)化妝品名稱、制法、效用或者性能有虛假夸大的。因此,普通化妝品在廣告中標注美白、防曬等特殊化妝品功效,涉嫌構成了虛假功效宣稱行為。
順帶一提,名妍呈美隔護乳液的實際生產廠家廣州市誠隆化妝品有限公司在不久前還曾被曝出過生產問題,2022年3月,該公司因涉嫌生產標簽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行為(決定書文號:穗云市監處罰〔2022〕00030號),而遭到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
在名妍呈美旗下眾多化妝品產品當中,名妍呈美煙酰胺煥亮面膜也同樣涉嫌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在官方公眾號的宣傳下,該產品自稱具有美白祛黃的功效。
(圖:公眾號名妍呈美)
而這款產品同樣屬于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編號為粵G妝網備字2020173021,是由廣州市蔓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珠海光耀方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產,可見,這款普通化妝品并不具備美白等特殊功效。
但在官方公眾號的介紹下,該產品所含成分也被包裝為能夠起到美白的作用。
(圖:公眾號名妍呈美)
這樣一來,可能會有消費者被這種宣傳方式誤導,進而誤以為產品本身也具有其成分所宣傳出來的作用。對此,我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
化妝產品,醫療作用?
在名妍呈美旗下,還有另外兩款化妝品也同樣值得關注,名妍呈美肌底修護精華素(又稱“肽美小針管”)堪稱該品牌旗下的核心產品之一,在官方公眾號的宣傳下,該產品被介紹為具有修護皮炎、修護濕疹的功效。
(圖:公眾號名妍呈美)
而實際上,該款產品也屬于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編號為粵G妝網備字2021089727。
無獨有偶,另外一款名為“名妍呈美小美無色唇膏”的產品在官方公眾號的宣傳下,也被包裝出了所謂的“抗炎”作用。
(圖:公眾號名妍呈美)
而根據產品外包裝顯示,這款產品僅具有化妝品資質,并非醫療器械、藥品。根據《化妝品命名規定》、《化妝品命名指南》等文件要求,化妝品宣稱用語應根據其語言環境來確定,禁止表達的詞意或使用的詞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詞語: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顯然,該公眾號宣傳的“抗炎”功效超出了化妝品定義,屬于超范圍宣傳和宣傳醫療作用,屬于違規宣傳。《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為禁止標注的內容,其中就包括“抗炎”、“消炎”等關鍵詞。同時,“抗炎”也已被列為化妝品廣告禁用詞。
但為了讓更多人相信名妍呈美旗下的化妝品具有抗炎、治療皮炎的醫療作用,還有一些經銷商在網上曬出了相關案例來證明產品的有效性,根據有關截圖顯示,曾有消費者以往被醫生診斷出得了依賴性皮炎,但在使用了肽美小針管后皮膚就變得健康了。
(圖:公眾號名妍呈美)
顯而易見,這些案例的出現,還將涉及使用他人名義保證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誤解其效用的行為。有業內人士指出,任何產品的廣告都應當真實、合法,不得使用他人名義保證或者暗示產品功效誤導消費者。凡是有夸大功能或者其他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解的,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內容,或涉嫌虛假宣傳。
自稱頂級,是否可信?
在微博上,還有一位粉絲達2.7萬、名為“名妍呈美”的微博號(運營人姓謝,與運營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東同姓)已將名妍呈美與“中國頂級的高端產品”的稱謂聯系到了一起。
(圖:微博號名妍呈美)
而早在2020年,《中國消費者報》已明確指出“頂級”等詞語屬于極限用詞,顯然,這樣的宣傳涉嫌違反了我國《廣告法》關于禁止使用絕對化用語的規定。眾所周知,商品或服務優劣均為相對的,具有地域和時間階段的局限,在廣告中使用最高級、絕佳、頂級等語言,違背了事物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容易誤導消費者,也會造成商家之間的不正當競爭。
代理制度,線上+線下
文章的最后,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名妍呈美在當下實行的獎金制度,據經銷商阿強介紹,這份獎金制度可以從兩個方面解讀,分為線上的名妍呈美和線下的科序。
一、線上制度(名妍呈美):
1.混拿10款產品(會員),復購拿貨7折左右。
獎勵:
推薦混拿(會員)獎勵10%。
升級:
招募10個混拿(會員)升級到市級代理。
2.打款9800元成為市級代理,復購拿貨5折。
獎勵:
推薦市級代理獎勵10%,推薦混拿(會員)獎勵5%。
升級:
招募5個市級代理升級到省級代理。
3.打款19800元成為省級代理,復購拿貨3.5折 。
獎勵:
推薦省級代理獎勵10%,市級代理獎勵5%;復購獎勵:自己線下市級代理拿貨,可以賺取差價獎勵。
升級:
招募3個省級代理升級到董事。
4.打款32800元成為董事,復購拿貨價2折。
獎勵:
推薦省級代理和董事獎勵10%,推薦市級代理獎勵5%;復購獎勵:自己線下省級代理和市級代理拿貨,可賺取差價獎勵。
團隊月獎勵:公司將團隊銷售額的2%到5%作為團隊獎勵,團隊長自行分配:
10萬元 2%
20萬元 5%
50萬元 6%
100萬元 7%
或品牌實物(不固定,可以是名牌手表、香水之類的商品)。
據經銷商描述:在公司政策好的時候,平級推薦可以獲得10%到20%的推薦獎勵,但政策的發布時間不固定。另外,達到董事級別后,除了有月度獎勵外,還能拿到公司年度獎勵,但具體的分配方式也是不固定的,大致是20萬起步,包括出國旅游之類的獎勵政策,并且阿強還透露稱,公司純利潤的30%都會拿來獎勵團隊。
二、線下(科序)
關于線下的模式,阿強表示,科序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店加盟制度,加盟費不固定,要看公司安排,正常加盟門檻是39800元,店鋪就一個級別,疫情期間降價到10000元。復購拿貨折扣是3折,推薦一家店鋪獎勵2000元,并且會返還實體店售賣產品利潤的5%給加盟商。
后 記
近年來,隨著“顏值經濟”的興起,國內化妝品需求量呈現持續上升態勢,許多品牌借著這一勢頭更進一步,但與此同時,虛假宣傳、企業間的惡性競爭、不合格產品等問題也在悄然間充斥著整個行業,有業內人士曾為此發聲:作為消費者,我們要有監督的義務,發現有宣傳不規范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應該主動向工商部門投訴。虛假宣傳構成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以主張“退一賠三”。
至于以“以愛之名,以真養妍,以心呈美”為初心的名妍呈美在今后會如何發展?圍繞著相關產品出現的宣傳問題,能否得到公司方面的重視與整改?對此,微商電商調研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