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警方打掉一個披著“傳銷外衣”的黑惡勢力集團 刑拘129人
今年3月,民警信息巡查中發現一男子求職誤入傳銷組織被毆打致骨折的信息后,堯都區公安局黨安排專業隊伍重新梳理以前打擊處理過的暴力傳銷案件,走訪受害人,對轄區傳銷窩點進行“地毯式”摸排,深挖出隱蔽在城效結合部出租房的多處窩點,初步摸清該集團的組織架構、骨干成員及分布情況。
3月4日、22日,堯都區公安局多警種合成作戰,開展了掃黑除惡一號、二號集中收網行動,端掉該集團窩點9個,現場控制人員149人,在四川抓獲“老總”石某某、“大經理”劉某某,在河南抓獲“老總”劉某某。隨后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專案民警兵分多路,奔赴四川、河南、陜西、江蘇等地調查取證,擴大戰果,從四川、河南等地抓獲已出局“老總”級別犯罪嫌疑人謝某、李某某、劉某等三人。
在端掉的傳銷窩點,民警發現男生擠在約10平方米的屋子里,地鋪一字排開,被子、衣服、鞋子等物品顯得擁擠不堪,而女生則擠在另一間更小的房間里,還有一間庫房存放行李,客廳里打地鋪住三個人,“主任”、“大哥”、“郵遞員”,負責監視傳銷人員。
受害人變成犯罪“工具”
民警發現這些傳統聚集式傳銷組織已經發生了“變異”,從經濟犯罪質變成暴力集團犯罪,成為黑惡勢力犯罪組織。
經審訊偵查,民警發現該集團是從陜西渭南分離出來后進入臨汾,形成以劉某、李某某、謝某、石某某、劉某某等人為首、涉及骨干成員眾多的黑惡勢力犯罪勢力。他們組織嚴密,“老總”、“大經理”、“經理”級別的犯罪嫌疑人多是遠程“遙控”指揮各窩點人員的活動,掌握著人員的經濟生活來源。“大主任”、“寢室主任”、“老板”三個級別人員則通過QQ平臺、婚戀平臺,以招工、談對象等名義騙人到傳銷窩點,遂后以暴力和洗腦等手段加以控制。
為使集團不斷“發展壯大”,他們對受害者選擇有著嚴格的“標準”。只吸納四川、重慶、河南三地年輕人,同時對人員的身份、條件也進行限制:個子高的、體重大的、學生、公務員、已婚人員、復轉軍人、有犯罪前科人員等統統不要。他們覺著這些人要么不好控制,要么受社會關注度太高,易出麻煩。
對受害人的培養方式則按成型“套路”、“流水線”進行操作。第一階段為“暴力屈服”,將受害者騙到窩點之后,采取暴力手段控制人身自由。第二階段為受害者“上線”階段,每天凌晨一兩點就開始對受害人進行耗損體力、精力的折磨,同時其他人輪番實施洗腦、不給飯吃、毆打等軟硬暴力。一般7至15天,多數受害人就會被迫屈服,“同意”掏錢購買“虛擬產品”。第三階段為“老板”階段,團伙會以一套騙人的、雜糅的所謂“精粹教材”開始“培訓”洗腦,已經毫無抵抗能力的受害人一般半個月左右就會徹底“上套”。
“傳銷”成了掩護色
傳銷案件屢打不絕,一方面是參與人員普遍求財心切,企圖走“致富捷徑”,受害后心有不甘,把非法獲利作為預期目標,走上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犯罪集團的組織者為逃避打擊,針對法律規定的立案追訴標準,采取相應的反偵查措施,化整為零分散藏匿。
經查,以前的傳銷還有一個產品道具,現在變成了赤裸裸的思想控制,產品從經濟道具變成了‘人’,只要組織往下發展,控制的‘人’越來越多,自己就能出頭。”作案手段也從“騙”變成了暴力,以前多是通過授課、洗腦后“賣東西”發展下線,現在則是依靠暴力手段綁架、非法拘禁,再通過強勢洗腦之后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
民警發現,該組織的參與人員失去人身自由,數年不與社會接觸,每一個窩點的人員通常是一兩個月就進行輪換交流。警方查處時,“傳銷”的標識反倒成了這些暴力團伙成員的“掩護色”,成員都會主動交代:我是最近被騙來的,是受害者。常常因為證據不易掌握,達不到法律追訴標準,公安機關以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一般個案進行處理。
堯都區公安局依托社會網格化管理模式,組織打擊專班民警、基層派出所、社區綜合治理網格員等力量,按照“網中有格、按崗定格、人在格上、事在網中”的方法加強社會面管理,形成了社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在發現線索、排查窩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專案民警轉變傳統思維定式,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對該黑惡勢力犯罪集團依法定性,予以毀滅性打擊,在全國首次以黑惡勢力打擊的成功案例,也對打擊此類違法犯罪起到示范作用,實現了法律效果與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