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中國|以案說法:刮碼銷售被判決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yè)道德”。
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自以為故弄玄虛地刮掉產品上的條形碼或二維碼,就以為可以蒙混過關,逃避維護市場秩序的法律責任,深圳兩級法院日前做出清晰判決:刮碼銷售正品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構成侵權。
產品歷來是企業(yè)生存與經營的根本。產品上依法標示的序列碼、條形碼和二維碼等,都是基于跟蹤商品流通路徑、維護商品價格體系和消費者權益的關鍵工具。但是,部分線上商家基于某些不正當利益,掩人耳目地刮掉產品上的條形碼或二維碼,其險惡用心在于逃避權利人管控,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從判決上認可權利人對其產品的溯源和營銷管控權
本案一、二審判決均認為刮碼銷售行為,損害了企業(yè)透過二維碼依法對產品溯源及營銷進行的管理行為,破壞了企業(yè)的產品經營體系。判決認為,二維碼作為產品的一部分,具有經營管理的意義。肆意破壞產品的行為,實際上影響了企業(yè)對產品的經營管理權。深圳兩級法院的判決,對保護企業(yè)自主經營和管理權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從判決上認定二維碼是原裝正品的構成部分,對產品包裝進行破壞的產品不應被視為“出廠原裝產品”
本案一、二審判決均將產品包裝(包括二維碼)被人為損壞的商品,定性為非“出廠原裝產品”,不僅要求銷售者應明確告知消費者該商品非原裝出廠產品,更重要的是還應讓消費者清楚知道該產品非原裝出廠產品。判決在明確銷售者責任的同時,還著重減輕了破壞行為對消費者權益的傷害。
三、從判決上認定了刮碼銷售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二維碼作為商品包裝的內容,不僅是商品的標識,而且是企業(yè)為更好地提供服務與改善管理的有效工具。在合法經營的情況下,刮碼銷售既無合法理由,亦毫無必要。深圳兩級法院均認定刮碼行為明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主觀上難謂正當。
深圳兩級法院合議庭在審理本案中表現出的深厚法理功底,以及對商業(yè)邏輯和商業(yè)道德的理解,著實體現了維護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和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立法原意。只有守法經營,才能在公平有序的競爭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企業(yè)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黨中央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也是企業(yè)與消費者共同體的福澤。
遠離刮碼,選擇完美官方渠道購買產品,享受正品保障及優(yōu)質服務,避免因違法侵權導致承擔法律責任。
完美公司官方銷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