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商業趨勢 人脈與科技完美結合社交網絡
成功的商業模式來自于廣闊的人脈,透過人脈網絡將產品和信息傳遞開來。打著響亮的名氣與膾炙人口的口碑,以口碑行銷模式闖蕩,這就是直銷與別不同的地方。
以人脈網絡著稱的直銷公司,是社交網絡商業模式(social networking business model)的始祖。
隨著時代變遷,社交網絡如今已逐漸演變為主流的交流平臺。這就是未來的商業方程式:直銷商業模式=社交網絡模式=未來商業趨勢!
直銷商業模式已有逾150年的歷史,在科技仍未蓬勃發展和被充分運用時,直銷商業模式已取得空前絕后的成功。
社交網絡是人脈與科技的完美結合,兩個看似平凡的元素所產生的化學效應極為龐大,影響力也遠遠大于傳統的零售商業模式。
人脈為基礎
套一句美國著名商業哲學家吉姆羅恩的話,他曾說過:“社交網絡會是未來的商業趨勢,繼而取代資本頗高的特許經營模式和其他傳統零售模式。”
直銷與傳統零售模式不同,直銷是以口碑相傳和舉辦派對的方式來推銷產品,消費者更無需到指定商店或地點購買產品,絕對方便消費者。
相對于直銷,零售商業模式的業務范圍較窄,限制于單一地點,消費者必須到零售商店去親自選購產品。
直銷商業模式的基礎為人脈網絡,若將直銷領域比喻為一顆大樹,人脈網絡就好比是大樹的主干。如果沒有強穩有力的主干支撐,大樹絕對無法茁壯和健康地成長。當你擁有龐大的人脈網絡,你就往成功邁進一大步。
只要成功建立起廣闊的人脈網絡,直銷業者就可透過口碑營銷模式,將產品介紹予顧客,直銷商業模式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虜獲人們的心。
一傳十,十傳百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只要你成功建立起人脈網絡,以及擁有能代替你說話的產品品質,直銷商業模式讓偉大的股神巴菲特也甘拜下風,臣服于直銷商業模式的魔力。2002年,巴菲特收購以銷售廚具、食譜和食品為主的直銷公司--The Pampered Chef。
隨后,他也陸續投資逾7家直銷公司。再一次證明,直銷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定位戰勝大環境
直銷領域向來逆流向上,無論經濟環境多么惡劣,正統直銷公司的業務幾乎不曾受到影響,就連目前經濟低迷的時期,許多直銷公司仍大放異彩。
根據美國著名證券與投資銀行--杰富瑞(Jefferies)研究報告指出,讓直銷在目前經濟投資環境內受惠的原因之一,是其全面的全球商業網絡。
報告指出,大型的美國直銷公司75%營業額并非來自美國,而是世界各地,特別是發展中地區如拉丁美洲、東歐和亞洲。
以雅芳(Avon Products)為例,看中拉丁美洲和東歐市場對化妝品、香水等護膚品市場正迅速發展,在行家還在逐步進入該市場時,就通過直銷的方式輕易地滲入市場并建立起品牌。目前,雅芳集團70%營業額來自上述市場。
品質優先 彈性營運
另外,在產品原料價格高企不下,導致許多廠家賺幅下滑之時,甚至無法生存,但直銷公司的賺幅仍保持一定水平,足以對抗原產品通脹的沖擊。
直銷業者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擁有售價和產品出售量的主導權,可以適時迎合消費者在不同時候的消費習慣,比零售商在該營運抉擇上更有彈性,讓直銷業者在任何經濟情況下,都可以找到符合當下的營運方式。
分析員認為,直銷領域之所以能在經濟前景不明朗之時逆向飛翔,關鍵的原因是其市場定位,即產品品質為優先考量和彈性營運方式。
加速建立人脈
傳統直銷靠家庭派對(Home Party)、上門推銷(door-to-door)方式建立人脈,隨著資訊科技時代來臨,更加速了人脈建立的速度。
根據華爾街直銷系列報道,傳統媒體如電臺和電視臺用還幾十年時間,把資訊傳至5000萬人耳里,但社交網絡如面子書(Facebook)和Myspace只用了數年的時間。
科技分享當道
市場分析員指出:“社交網絡的出現,解除了直銷從業員在推銷區域上的限制。
當然,社交網絡的出現,也同時解除了其他領域在經商區域上的限制,但分析員提醒,直銷領域是社交網絡經營模式的先驅者,擁有完善的社交網絡經營系統。
“直銷是終極社交網絡模式,而科技時代正好再次印證這個經營模式的成功。”
VideoPlus創辦人兼總執行長斯圖爾約翰森在一項訪問中表示:“現在和未來的貿易基礎是在社交網絡上,在當中連接全世界的消費者,分享商業資訊。”
斯圖爾約翰森強調,消費者對“推銷”已經免疫,甚至生厭。分享,才是推銷的王道。
“網站如Groupon的市場定位不是‘推銷’,而是‘分享’。它利用分享的力量,將折價卷分銷全球。”
Mad Money市場大師占卡拉么曾表示:“直銷經營模式是發達國家中,最有效的產品銷售方式。現代人對廣告和推銷員已經麻木,他們只信任消費者的產品用后感。”
消費者多信網友建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社交網絡將是未來的商業趨勢。
美國網絡獨立咨詢公司Econsultancy的一項網絡研究報告指出,高達90%的消費者選擇相信社交網站的朋友建議,而70%的消費者則會上網查看消費者的產品介紹和用后心得。
另一項尼爾森網絡(Nielsen Online)的研究報告顯示,社交網站的產品介紹與意見回饋是推動品牌信任度的主要因素。
如今,網絡與手機應用程式當道,人手一機的現象極為普遍。貴為社交網絡商業模式始祖的直銷公司,運用直銷傳統商業模式的人脈網絡,在網絡與科技雙管齊下的加持,這將是未來的主流商業模式。
吸金實力不容忽視
根據直銷新聞網(DSN)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2010年全球收入最高的100家直銷公司批發營業額為660億美元(約2032億8000萬令吉),其中排名前10強的直銷公司共錄得390億美元(約1201億令吉)的銷售。
受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美國股市2009年大幅走低,各大主要指數紛紛下跌。不過,直銷公司的股價走勢仍平穩增長。
2011年5月,多家直銷上市公司康寶萊(Herbalife)、特百惠(Tupperware)、如新(Nu Skin)和快驗保(Medifast)的股價增長幅度為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3倍至7倍。
股價增長幅度最為驚人的是康寶萊,在拆細股份前,該股股價由2009年的12.28美元(約37.82令吉)勁飆7.6倍至2011年的106.15美元(約326.94令吉)。
2009年,特百惠的股價處于每股11美元(約33.88令吉)的水平。兩年后,該股股價以4.8倍的增長幅度,列為直銷公司股價增長幅度排行榜的第二位,僅次于康寶萊。
由此可見,社交網絡商業模式的確具有經濟力量,直銷公司的吸金能力與實力絕對不容忽視。
目標市場放眼全世界
直銷領域比傳統零售領域略勝一籌的,莫過于是其人與人之間的網絡,以及口耳相傳的廣告效應。
而科技資訊領導商業趨勢的未來,人脈網絡的建立更是一家企業的存亡關鍵。
著名作家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曾說過:“如果可以回到創業初期,我不會選擇傳統的商業模式,而選擇網絡市場業務。”
放眼全市界的觀點,直銷早在資訊科技不發達時就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可謂社交網絡經營模式的先驅者。
資訊科技逐漸發達,傳統經營模式利用科技開始放眼世界市場,與此同時,直銷早已建立好世界市場的網絡,成為網絡經營模式的佼佼者。
【總結:經濟低迷越有利發展】
“直銷是未來商業模式趨勢”這個說法,不僅是分析員根據數據的推測,而是真真切切的趨勢。
《南洋商報》在過去一年余,為直銷版專訪的本地業者和大馬直銷協會(DSAM),幾乎都認為盡管國內外經濟發展氣氛低迷,直銷領域的前景仍是光明,而且經濟環境前景越迷蒙,越有利領域發展。
分析員表示:“被解雇后,很多人加入直銷,因為這是無本生意,而社交網絡是當前最有潛力的商業模式。”
無本生意
無本生意,以及社交網絡是未來商業模式趨勢,都不是讓直銷領域在國際市場展露光芒主因,真正的原因是大馬直銷協會主席吳晉安常常說“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行業,以人為先,不靠廣告的絢麗包裝,只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分享。在社交網絡當前的商業領域里,直銷領域從以前到現在,仍帶著頭,走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