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藥55億元資產重組中信操刀 倆月業績差66%
今年截至目前,已有18家公司相繼完成增發融資,目前沒有一家募集金額超過哈藥股份。
可是,在完成重組2個月后,哈藥股份公布“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滑48.42%”的業績快報,和當初重組計劃中的預期相差甚至遠。
操刀哈藥股份本次重組的財務顧問是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操刀哈藥55億資產重組
2012年1月10日,哈藥股份長達一年之久的資產重組計劃正式完成實施。截至目前,該項目是今年增發數額最大的項目。
哈藥股份重組方案披露,以24.11元/股向大股東哈藥集團定向增發22737.7萬股,用于收購三精制藥44.82%股權和哈藥生物工程100%股權,完成大股東2008年股改承諾。這兩項股權的總資產交易價值為54.8億元,其中哈藥生物工程16.7億,三精制藥38.12億。
哈藥股份此次重組由中信證券擔任財務顧問。不過在其2008年股改時,是由齊魯證券擔任保薦機構。
事實上,上市公司重組并非一件簡單的事。
“從預案、董事會同意、申報審批,短則八九個月,長則一兩年。”深圳某券商保代表示。
2010年12月29日,哈藥股份因控股股東哈藥集團正在籌劃本次重大重組事項,三精制藥、哈藥股份發布停牌公告。
邁入2011年,在哈藥股份停牌5個交易日后,哈藥集團再次發布聲明稱,因有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將繼續停牌。
2011年2月11日,哈藥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并與哈藥集團簽署相關協議。在2011年6月9日至12月28日,哈藥股份重組方案分別通過省國資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等機構的批準。
2012年1月4日及5日,哈藥生物和三精制藥完成過戶,股權持有人變更為哈藥股份。
直至2012年1月10日,隨著本次重大重組標的資產的過戶工作及哈藥股份向哈藥集團增發股份工作的實施完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宣告結束。
“從股改到重組完成,是時候為三年前的股權分置改革畫上句點。”深圳某業內人士如是稱。
業績下滑48%,和重組預期反向
作為國內著名藥企,哈藥股份重組之路并不平坦。
追溯到2008年股改前,2005年第一大股東南方證券破產,S哈藥面臨絕境。
2008年3月,哈藥集團雪中送炭。S哈藥在老東家哈藥集團的帶領下啟動新一輪股改方案,哈藥集團通過股改將其股權從34.76%提高至45%。并提承諾:哈藥集團在未來30個月內向哈藥股份注入價值不低于26億元的優質資產。注入資產凈資產收益率設有11%的底線,并保持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不降低。
危機過后,2012年哈藥股份等來了哈藥集團超過26億元的優質資產注入。
然而,在哈藥股份重組后兩個月,再次因其業績下滑問題被推上輿論的高峰。
“重組去年有關注過,不過業績太爛了就沒怎么關注。”深圳某大型券商研究員表示。
去年因污染門、致癌門、直銷門等事件,飽受爭議的哈藥股份業績因此受損。2012年2月28日,哈藥股份發布業績快報稱,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133.5億元,同比增長6.5%,凈利潤5.8億元,同比下降48.42%。
值得注意的是,哈藥股份曾于2011年12月重組公告中披露,在資產重組成功后,預計2011年全年實現合并凈利潤為17.06億元,同比增長15.20%,和上述業績快報中相差甚遠,偏高66%。前后兩份公告發布時間只相差短短兩個月,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重組已完成,一切信息以公司公告為主。”哈藥股份證券代表如是說道。
中信冰島或關聯
55億重大重組引人眼球,業績下滑48.42%,不禁讓人唏噓。
順著哈藥股份股權關系向上挖掘,哈藥集團股東中暗藏著另一位中信系機構。哈藥集團成立于1989年,旗下擁有兩大上市平臺——哈藥股份、三精制藥。
2005年7月,哈藥集團經批準注冊資本由4.3681億元變更為37億元,由國有獨資變更為中外合資有限公司。其中,哈爾濱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額為16.65億元人民幣,占公司注冊資本45%;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出資額為3.7億元人民幣,占公司注冊資本10%;中信資本冰島投資公司出資額為8.325億元人民幣,占公司注冊資本22.5%;華平冰島投資公司出資額為8.33億元人民幣,占公司注冊資本22.5%。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資本冰島投資公司與中信證券共屬于中央直屬的大型國有集團——中信集團。
據了解,中信資本冰島投資公司是中信資本投資公司為重組增資哈藥集團而設立的海外投資機構。中信資本是中信集團的海外機構,主要業務為向國際及國內客戶提供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及證券買賣等金融服務。
- 哈藥,資產重組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