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具三百多份司法鑒定報告 “龍愛量子”特大傳銷案數據迷局破解
涉案金額高達37.88億元。
2019年6月28日,波及全國的“龍愛量子”特大傳銷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人民法院宣判,20名被告人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11個月至11年不等,并處相應罰金(共計9245萬元),依法沒收財產約19億元。2019年11月21日,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至此該案件塵埃落定。
這起傳銷案源于2016年8月,幾名被告人在“龍愛量子”網絡平臺上銷售所謂的“量子高科技產品”,以購買產品、發展下線、繳納會費的方式,在網上吸引近200萬人參與傳銷活動。每位參與者需要繳納850元至8.5萬元六個級別不等的入門費,才能注冊成為平臺會員。
隨著“龍愛量子”規模越來越大,這個傳銷團伙也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高度關注,最終東窗事發,罪行敗露。
該案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影響,但鮮為人知的是,為該案提供關鍵性證據的人,正是來自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司鑒院)聲像與電子數據鑒定研究室的工程師。
2010年加入司鑒院的高級工程師李巖就是該起案件的主要鑒定人。采訪時,李巖翻開長達36頁的鑒定報告,一邊查看穿插其中大大小小的表格、代碼截圖,一邊回想起那次令他們身心俱疲的鑒定過程。
“這個案子的社會影響非常大,賀州市公安局在自治區公安廳的推薦下找到了我們。”李巖說,“他們隨身帶來了3個硬盤,里面是全部涉案數據。其中,有兩個硬盤的容量是8TB,一個是2TB,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代碼和數據。”
李巖告訴記者,他們拿到手里的檢材就像是一大團打結的線,而他們要做的是把每一根線完好無損地抽出來理好,并且還得找出其中最關鍵的那幾條線。“公安機關的鑒定要求非常多,一共有9個委托事項,比如分析網站的會員數量、會員等級,計算會員投資總金額,統計會員積分,分析會員的獎勵機制……整個任務非常繁重,而且時間緊迫。”
放下手中其他任務,李巖和同事們馬上啟動該案的鑒定工作。
該案最大難點就是要在實驗室的局域網內,模擬重建一個“龍愛量子”網絡平臺。“公安機關當時已經把線上網站查封了,但我們要計算各種數據,就必須要按照網站原來的樣子重新搭建一個,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網站架構實在太復雜了,數據量非常龐大。”李巖說,單單搭建網站就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在搭建網站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不少問題,比如說網站無法登錄、頁面無法進入等情況,這時候只能停下來,回過頭去檢查修復,再重新嘗試。最終,網站總算搭建好了,但后面的麻煩也接踵而至。
“最麻煩的是要分析網站的積分流轉規則,就是會員賬戶的積分是怎么流入、流出的。它并不是一個直觀的數據擺在硬盤里,而是需要我們反編譯,把代碼還原成最初的樣子,然后去讀懂代碼實現的流程。”李巖說。
李巖緊接著給記者看了服務器中的代碼頁截圖,發現記者一臉茫然的樣子后,他笑著說:“這些都是比較專業的東西,不太容易解釋清楚……我們這次鑒定前后用了11種設備工具,鑒定過程也有一些晦澀的專業術語,不是這個專業的人看了可能會發懵。”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后這個難題終于被李巖他們成功解開。經鑒定,通過“龍愛量子”網站數據庫查詢到的會員數量為196.3萬余個,會員層級數量為97層,屬于“創業中心”的會員數量為3191個……這些數字都是李巖等人經過精密計算得出的。
基于他們內網模擬搭建的“龍愛量子”網站,其他地區的公安機關也找到了他們,委托鑒定一大批“龍愛量子”傳銷案的系列案件,李巖他們又陸續出具了300多份鑒定報告。
2018年12月,“龍愛量子”案開庭審理時,李巖和同事郭弘作為鑒定人出庭作證。李巖告訴記者,這起案件前后審理了14天,被告的律師團隊有20多人,考慮到法庭上的“唇槍舌劍”,他們不得不做好充分的準備。
對此,李巖記憶猶新:“律師的問題五花八門,我還記得有個律師問我們怎么分析的會員投資金額和等級之間的關系,問題邏輯非常縝密,可謂步步緊逼。因為對自己的報告非常熟悉和自信,我直接讓他看了鑒定報告第22頁,然后還作了詳細解釋。”
隨著法院的宣判,這一重大案件告一段落。但李巖手上的鑒定工作并沒有停下。他告訴記者,當時實驗室對于模擬搭建網站尚處于摸索階段,而現在技術已經成熟了很多,現在要搭建這么一個網站,只需要一周時間甚至更短就夠了。
在各種疑難雜癥的磨礪之下,成熟起來的不僅僅是鑒定技術,還有李巖和他的團隊。從簡單的數據收集提取,到復雜的商業電子郵件、電子病歷案件分析,11年來,司鑒院的電子數據鑒定業務范圍越來越大,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鑒定水平也越來越高。
“案子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給出最嚴謹和精確的鑒定報告,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法律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李巖說。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