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海購”售假?女子投訴所購千元品牌護膚品為假貨
半島網2月23日訊 “網購有風險,購物需謹慎”。互聯網的發展催生網絡消費,在便利人群的同時,網購產品“是真是假”的糾紛也層出不窮。盡管各大網絡購物平臺也在產品保障方面喊出一系列“保真”口號,但仍然無法令所有消費者信服。近日,一女子(化名:橙子)就投訴稱,自己在考拉海購上下單的品牌護膚品3件套有刺鼻氣味,有假貨之嫌,但無論她如何與客服溝通,考拉海購皆無法提供正品憑證,但卻一口咬定售賣的確為正品。對此,考拉海購平臺回應:商品并未涉及到假貨,目前已與消費者協商作退貨退款處理,消費者尚未提出質疑。
投訴:考拉海購下單雅詩蘭黛護膚品 拆開無說明書氣味刺鼻
2021年12月31日,小橙在考拉海購上“考拉香港直購自營店”下單了一套雅詩蘭黛升級再生護膚3件套,包括400ml原生液、100ml小棕瓶以及75ml多效智妍精華霜,總共花費1998元。但沒想到,2月11日拆封后,她卻發現3樣產品拆開后均無說明書,有刺鼻氣味,“氣味有明顯的廉價香精味,膚感不吸收,明顯為假貨。
”認定購買的化妝品為假貨,于是,11日當天,小橙便與考拉海購線上客服溝通售后退貨一事,但對方答復“需提供品牌方或者品牌方授權具有檢測資質的機構開具報告,平臺才可做處理。”“并且客服把氣味的差異推卸于商品的批次季節產線等,一口咬定售賣的為正品。要求對方提供查詢平臺,對方僅能給到海關數據網站,讓自己查詢。
”隨后,小橙聯系到雅詩蘭黛品牌官網,然而品牌方并無法提供官方驗貨渠道,“品牌的官方話術是請認準正規渠道購買。”無奈之下,小橙只能繼續與考拉海購線上客服協商溝通,要求對方提供條形碼查詢的憑證結果,然而,對方依舊只給到個人通關信息的查詢窗口,給不到條形碼查詢的正品憑證,但依然稱售賣的產品為“正品”。
小橙說,2月20日,在提交投訴后,考拉客服在電話里堅持正品,但無法提供驗貨渠道,也沒能提供具體憑證。“最后他們的解決方式是給50元立減券,作為消費者怎么可能接受!”
考拉海購:協商消費者退貨退款 尚未出示正品貨源證明
考拉海購,作為阿里巴巴旗下以跨境業務為主的會員電商,主打官方自營,全球直采的模式,為會員精選全球品質好貨,面向消費者作出正品承諾:“正品保障 假一罰十”。
在考拉海購官網的“消費者告知書”中聲明:“考拉海購為平臺經營者,商品均由商家向您提供,由其承擔商品質量安全保證責任。”“考拉海購精選全球好貨,嚴控每一個環節,為顧客提供正品保障。具體參見‘正品保障說明’。”但當半島網嘗試點擊“正品保障說明”鏈接時,卻發現該頁面已下線。
小橙認為,考拉海購本身無法提供正品證明,但卻自己一口咬定為正品。在明知品牌方也沒有正品鑒別的情況下,也可說是在行業護膚品真偽鑒定的空缺上,把責任推卸于品牌方,踩著消費者無法尋求專業鑒定的漏洞,欺凌消費者。
作為網購平臺,平臺方應建立完整的進貨查驗及產品銷售記錄制度,既然考拉海購堅持認定平臺產品為“正品”,那么,商家為何遲遲無法向消費者出示正品貨源證據?
針對小橙的假貨投訴,2月22日,半島網聯系了考拉海購線上客服了解情況,對此,客服給出回應稱,商品并未涉及到假貨,目前已與消費者協商商品作退貨退款處理,消費者對此尚未提出質疑。此外,客服表示,海外采購的貨品的溯源信息的核實需要跟海外供應商核對,也要走內部的流程,時間沒有那么快;其次,商品的一些信息不會對用戶個人提供。
科普:《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已上線” 警惕“美麗陷阱”有法可依
事實上,早在2021年年初,《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就正式實施,隨著《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和《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等一系列文件也相繼出臺,化妝品的監管進入一個更加法制、科學的2.0時代。其中,《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就指出“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披露所經營化妝品的信息”;第六十二條規定“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產品銷售記錄制度”,由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半島全媒體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