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鼎珠寶涉傳被公安機關清退
今年8月,有網友向記者爆料稱,位于北京市昌平區修正大廈13F的崧鼎珠寶以售賣黃金衍生品的形式進行涉傳活動。記者接報后介入調查。
曾因涉嫌傳銷被申請凍結資金
在崧鼎公司總部,商學院的曹院長介紹稱,崧鼎盛翔集團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金1000萬。是以北京崧鼎盛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崧鼎盛翔億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綠城之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集團公司。而實際上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并未有該集團的存在。宣傳片中介紹到的北京崧鼎盛翔億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已于2020年7月6日決議注銷。
“崧鼎珠寶”的運營主體為北京崧鼎盛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注冊日期2014年4月14日,注冊資本800萬元。其中執行董事、法人劉同磊持股比例92.5%,認繳出資額740萬,實繳出資額為0元,監事王媛媛持股比例7.5%,認繳出資額60萬,實繳也為0元。
記者注意到2019年7月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北京崧鼎盛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涉嫌傳銷一案中,發現該公司的銀行賬戶收取、轉移資金,為防止轉移或者隱匿涉案的違法資金,石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北京崧鼎盛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金融機構使用的相關銀行賬戶上的資金予以凍結。
“消費黃金送金豆”獎金模式涉嫌以傳銷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崧鼎珠寶”是如何“吸金”的呢?黃金價格為639元/克,投資人每購買1克給予1.5倍返利即958元(1金豆=1元)。5克黃金起購(門檻),每天按照3‰進行釋放,靜態情況下每天270金豆。動態情況下(拉人頭),推薦一個客戶,拿其第一代靜態收益的100%,推薦三個客戶,除了第一代100%靜態收益外,還拿第二代靜態收益的50%。同時,還設置了V1-V6的級別可以享受團隊總業績(團隊計酬)。
如此高額回報,錢究竟從哪來?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提醒大家防范非法集資風險時稱“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要努力通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投100萬元年賺12萬元,號稱國外有礦山,穩賺不賠……”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一起涉及3824名投資者、涉案額逾36億元的黃金理財特大非法集資案。
記者調查時發現,這個集資騙局披著“發展經濟”的外衣,打著響應國家政策等旗號,讓不少投資人中了招。
而涉案企業沈陽華玉黃金貿易有限公司有兩種理財模式。一種是投資人買走黃金,公司返利給投資人。例如,以高于市價的價格購買黃金,投資人自己拿走,公司再“原價回購”并如期返利給投資人,利息約2%。還有一種返利更高的模式“黃金托管”,投資者手里沒有黃金,公司托管,利息再加1.5個百分點。
華玉公司利用三招營銷模式對投資者進行“洗腦”。第一招,豪華裝修、做大排場營造“實力”。第二招,只說回報不提風險,甚至宣稱響應國家發展政策。第三招,帶客戶出國考察增加可信度。
這其中和“崧鼎珠寶”公司所宣稱的集團背景及響應國家號召,“藏金于國”、“藏金于民”、“藏金于世”的“洗腦模式”如出一轍。
10月21日,記者再次來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崧鼎珠寶”公司總部,發現大門口張貼“已退租”字樣。經向招商中心問詢,該公司已被公安機關清退。
隨即記者前往“崧鼎珠寶”所在的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平西府派出所及北京市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七家市場監管所了解情況,北七家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介紹稱,在對“崧鼎珠寶”公司的市場巡查中發現可能存在的重大隱患,并將相關情況通報轄區派出所,由派出所進行處置安排。
警方提醒,投資者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提高識別能力,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遠離所謂“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