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發(古田)生態科技園系列之五 神龜亭:傳播道家文化
安發(古田)生態科技園文化博大精深,是儒釋道合一的文化。走在生態園里,我們可以在神龜亭感受道家文化。
神龜亭供奉的是從陜西請來的“隴門”神龜,是安發產品受益者贈與高益槐教授的禮物。
神龜身為黑鐵石,其形純系天然造化。據考證,此龜石自然成形,已有千年之久。
“隴門”神龜之所以遷居到安發(古田)生態科技園,有一段傳奇故事。
傳說,有一年山洪暴發,神龜從龍門洞躍入河中,護佑一方百姓平安,深受愛戴。一天,甘肅武威人安立盛夫婦到隴門河考察時,正值旱季,一眼看到了出現在河床上的神龜,頓覺仙氣襲人。他感到十分神奇,于是,恭敬地將神龜請到了隴縣雷音寺中供奉。
神龜移到雷音寺后,一天,雷音寺方丈夢見神龜對他說,陜甘一帶因江河截流,氣候變遷,雨少旱多。龜無水不靈,想到東南水鄉勝境安身。過了幾天,方丈又做了個同樣的夢。那時,安立盛先生身體不舒服,吃了高益槐教授研發的產品后恢復了健康,他很感激高益槐教授,想到生態園周邊的好山好水,在高益槐教授鼎力相助下,就把神龜千里迢迢遷到這里了。
走近神龜亭,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到高益槐教授題寫的“怡心養壽”四個大字。高益槐教授對這四個字做了生動的講解。他說,龜是千年的靈物,長壽的象征。在神經學的研究上,龜一輩子沒有煩惱,不管風雷雨電,烈日暴曬,它都是不急不躁。“怡心”就是要心悅、高興,只有舒心,才能長壽。“怡心養壽”倒讀過來是“壽養心怡”,解釋為能夠長壽,心里就很舒服。
神龜亭里,我們可以看到精致的根雕托著神龜,其身上雕刻著許多雋永的字跡。身下,還匍匐著兩只小龜,均是黑鐵石質地。
神龜亭里還有一只現代雕刻的神龜,形態逼真可愛,讓人躍躍欲試,都想伸手觸摸。在“摸摸龜頭,萬事不用愁”“摸摸龜背,好運會翻倍”“摸摸龜腳,順發又順水”的導引下,此神龜腦門、背部、腳部等部位被摸得錚亮,似乎活轉了過來。
神龜給人們的啟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龜則靈。大德必得其壽,大愛必惠庶民。人無石不穩,家無石不安;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國無石不固。神龜座駕“回回山”,此乃八閩福祉,萬民福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