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賦能創業者 個體經濟時代登場
90后的希瑤,銷售安利產品超過3年,身形健美,快人快語,自信陽光。不是自己透露,很難相信她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
三年前,希瑤在電視臺做記者,沒日沒夜的采訪、編片子。“有壓力,也有成就感,但是對生活的掌控感,太弱了”。希瑤決定做出改變,辭去了同學和朋友們羨慕的工作,選擇安利,開始創業。
三年前的安利,已逐步搭建了其社交電商平臺。移動互聯網的勃興,帶動了基于興趣愛好的圈層社交,支付和物流體系的完善,走通了商業鏈條,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安利的創業平臺上,享受社交電商市場的紅利。
今天的安利,和以前不一樣了。
如今,已經很難在公交地鐵站、快餐廳咖啡店、路口天橋,碰到有人迎面問一句“你聽說過安利嗎”。現在,安利的營銷人員們,活躍在社交媒體上。
數字經濟大潮,激活了強大的個體經濟。各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就業模式從傳統的“公司+雇員”向“平臺+個人”興趣創業模式的轉變。
希瑤正是這樣一個樣本,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運動、減脂、美容、美食……不是刻意強力的推銷產品,而是真實可感的生活,分享體驗,秀出越來越健康美麗的自己,潛移默化中,積累信任,獲取用戶。
希瑤說,“對我來說,做安利其實很簡單,就是分享,分享我的生活、分享我自己的同時,經營了事業。我會把做好的營養早餐、有用的營養知識、日常健身打卡、皮膚問題的改善、寶寶的健康成長,都分享到朋友圈。我的顧客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同事、朋友,或者是朋友介紹來的朋友,看到了我的改變以后,就問我要鏈接,很多朋友的健康問題都在我的‘安利’中得到了改善,取得信任后,就積極參加我組織的線下美食、美妝和健康社群活動,有些朋友也跟我一樣分享生活、分享健康,隨時在線營業”。
2014年,中國互聯網和電商的迅猛發展,讓安利意識到了數字經濟對直銷業態造成的沖擊。安利開始摸索自己基于直銷底層邏輯的“新零售”布局,從數字化、體驗化、年輕化,到以拓展忠實顧客、培養年輕營銷骨干為核心戰略,打通線下與線下,著力提升從業人員的營銷效能、管理效能和服務效能。
2015年起,三年內持續迭代社交電商平臺,營銷人員移動工作室、“安利云購”、“安利微購”相繼上線;在物流端,安利與京東合作,一、二線城市24小時即可送貨到達,完成提升消費體驗的基礎建設。
過去數年,安利先后將全球數字化創新中心、大數據創新中心和IT創新中心落戶在中國,安利線上業務發展至今,占比已達96%。安利中國總裁余放介紹,在工作、娛樂、消費全面線上化的背景下,安利通過與阿里云、騰訊、京東、快手等頂尖互聯網企業合作,持續開發簡便易用的數字化工具,幫助創業者做到生活和創業相融合,賦能他們打開網絡新流量,運營個性化社群,打造“生活就是工作,興趣就是事業,朋友就是伙伴”這樣一種人性化創業模式和社交電商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