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直銷化”漸行漸遠:直銷企業將迎來數字化新發展
如今,直銷行業已經進入中國的二十多年,在企業運作模式及市場經營方面幾乎無太大的改變,自2018年下半年始,大部分直銷企業也開始紛紛轉型社交電商,大舉殺入“流量大池”,其目的是:一方面是如法炮制社交電商現成的“成功模式”,另一方面也是順應社交電商繁榮發展的大趨勢。
2017年12月25日前,直銷還被冠以投資少、回報高、增長快的行業,而今天的直銷卻是以一種復雜多面的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一方面獲牌、申牌企業隊伍不斷壯大,直銷中的“黑馬企業”異軍突起,短短一年時間可達二三十億元的業績,頻有個別知名直銷企業大手筆冠名央視、高鐵等;另一方面,部分直銷企業進行虛假宣傳、產品價格虛高等亂象,在社會上飽受非議。
而在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帶動下,直銷企業開始借助互聯網渠道打響口碑和市場,而有遠見的直銷人也開始擁抱互聯網和大數據。在網絡社交基礎之上的“新直銷模式”,不僅將傳統的“人聯網””轉變為“物聯網”,更結合了大數據、大物流的優勢,大大提升了資源配置,讓人脈通過網絡聚集在一起,從此直銷人開發市場不再難,消費者購買產品更輕松。
事實上,直銷企業作為商業社會一個細分行業,又屬于特殊的種類,使得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直銷化”標簽,而當直銷遇到政策變動或者輿論危機時,一些直銷企業避談直銷,走“去直銷化”道路。
而如今,社交電商、會員電商、社群電商等電商流量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對于直銷企業而言,無論其遵循人與人面對面銷售產品的直銷方式,抑或借助當下網絡社交工具進行裂變吸引用戶售賣產品,其本質都只是圍繞零售做生意,而零售的終局是如何將消費者源源不斷地循環下去,帶動平臺的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效率和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會越來越強烈,品牌加好產品一定會成為消費者分享、促進傳播的基礎,因為供應和產銷全產業鏈的打通、企業的運營能力則最終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
此外,直銷需要運用其他商業模式中優秀的部分賦能直銷,讓不一樣的文化融入到直銷的文化基因之中,既考慮技術所帶來的工具流的轉變,也要考慮消費群體年齡結構的轉變,同時還包括所提供的產品、信息傳播方式、渠道架構、服務方式以及供應鏈結構等各個方面變化。直銷轉型這不會是最后一次,但如果每一次直銷能夠在這些方面做到更好,吸收新模式優勢,那么直銷的未來潛力依舊巨大。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