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趙延風|后土祠結緣春芝堂,用傳統文化為企業賦能
我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之間,有什么東西是相通的呢?而這個答案,我在春芝堂的身上找到了,那就是——文化的傳承。我們的國家從“東亞病夫”成為現如今的強盛大國,靠得就是中國文化,而春芝堂把這個文化的基因,完完全全的復制進自己的企業文化中,一步步成為優秀的民族健康企業。
我和春芝堂結緣于我們山西的后土祠,它位于山西南部,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我們5000年文化開始的地方。在2016年,我在聽說了這個上海企業要到后土祠取土的時候,我就對這個企業非常感興趣,我就意識到,不論這個企業他從事什么行呀,他都會是個利國惠民的企業,因為它非常了解中國文化的根在哪里。
我曾經跟安樂哲教授說過,春芝堂這個企業,特別適合做了一個整個中國文化的樣本,值得研究。為什么呢?因為春芝堂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的非常透徹,并深刻地執行著“合”的真諦,我們所追求的“同扎根、共筑夢”正和習大大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遙相呼應。
春芝堂到后土祠取土時,我在黃河邊問過王總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公司是做什么的?他說,我們是做中醫藥的。在此之前,我們北大的樓宇烈教授,曾經說過:整個的中國文化要走出去,有一個捷徑就是要通過中醫藥。
你就拿新冠疫情來說,我們國內能控制住,國外就控住不住,這個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在疫情期間,我們山西由于中醫的及時介入,讓輕癥患者不容易發展為重癥,有效控制了疫情,也節約了國家大量的醫藥經費。這就是中醫的力量,所以當時問了董事長以后,我說做中醫藥的話正好是我特別喜歡的,這就是志同道合。
我問王董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你為什么要來我們這取土。他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只是那天站在黃河邊上的時候,突然覺得應該這么做。我聽了就覺得非常感動,那天我們站在黃河和汾河之間,看著河水滾滾,就如同看著我們國家5000年的文化長河一路奔涌而來,而這個基因也被我們百分百的復制到企業中。
在這樣的企業和系統中,我們每一個人就像魚網上的一個結一樣,然后像毛細血管一樣,形成一條條渠道,我們就可以把這種文化加進去,繼而傳播出去,這個文化就是春芝堂的安好生妙。
2016年,我與春芝堂結緣后土祠。5年來,我們在企業中弘揚國學文化,用傳統文化為企業賦能;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企業的面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未來,我仍將與春芝堂緊密合作,齊心協力讓我們的系統更快的生長起來,讓我們的文化傳播的更廣,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我們的理念,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與熱傳播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