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紫光“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授牌儀式舉行
集聚高端人才 深化產教融合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工作是威海紫光立足產業發展,企業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自主創新、加強校企合作、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平臺,是威海紫光產、學、研合作項目的全面升華。
4月9日上午,威海紫光科技園有限公司“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博士后進站開題報告會在威海紫光金奧力四樓會議室隆重召開,市人才開發中心主任徐海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開發科副科長董衍飛等領導,經區科技創新局有關負責人劉京龍,山東大學岳振明、褚興榮、張斌教授,山東大學苗華明、李書翰博士,威海紫光科技園副總經理李泥平,威海紫光生產部副部長兼研發中心主任王文風出席儀式及開題會議。
首先,由經區科技創新局有關負責人劉京龍及山東大學張斌教授主持授牌儀式,并肯定基地建設的意義,表示產教融合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將促進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新機制的建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促進雙方共贏!
授牌儀式后,李書翰博士做了開題報告,從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目的及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預期成果等方面對課題進行詳細介紹。
徐海峰主任等領導對威海紫光成立博士后實踐基地表示熱烈祝賀,并一致認為基礎研究最終要走向應用,博士生通過在知名企業的實踐,拓展學術視野,熟悉產業化模式,理解企業思維,做到真正學以致用,進站博士選取的課題新穎,研究性強,成果轉化后將成為推進地區及企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力量!
李泥平副總經理表示威海紫光自公司成立以來積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挖掘和發揚企業優勢,整合資源,踐行吸引高水平人才的戰略舉措,重視人才培養、引進,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博士后實踐基地的建設,架起了高校與企業間合作的橋梁,相信會給公司研發技術注入新的力量和帶來新的提升,也希望這個基地的設立可以真正做到產學研的載體,發揮一定作用,為公司發展帶來便利,為地區發展展現價值!
與會專家組認真聽取匯報并進行了質詢,還就如何更好開展在站研究提出了指導意見。專家組評議后認為該開題報告研究具有創新意義和經濟價值,研究目標明確,設計方案可行,一致贊同開題并簽署了意見。值此,威海紫光與山東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后的研究課題順利開題。
威海紫光科技園“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從2019年開始籌劃,于2020年著手申報工作,多年以來,威海紫光積極進取,大力開展研發創新工作,深化產、學、研合作項目,在全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威海紫光科技園于2020年8月成功通過“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公示,批準建設。這標志著威海紫光發展再上新臺階,創新科研水平即將進入嶄新的階段。
威海紫光將以“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為契機,結合行業戰略、地方需要及企業實際,持續鞏固人才高地,打造創新平臺,為環保健康產業在行業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前沿理論和技術支持,也為專利技術科技成果產業化轉換發揮重要作用!
- 威海紫光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