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抗疫獨特優勢凸顯,無限極助力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發展
中醫藥在疫情救治以及日常健康養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不但是戰勝疫情的法寶,也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原則。在這次疫情救治中,我們看到中藥的貢獻——花錢少、作用大,并且防治結合、平戰結合,對每個老百姓都可以發揮作用。因此,面對新發傳染病可能的常態化,要加強中醫疫病學研究,提升中藥救治能力,充分發揮中藥在健康中國中的作用。”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2020健康責任論壇中表示。
12月16日,由人民健康、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無限極協辦的“2020健康責任論壇暨2020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發布”活動在京舉行,與會嘉賓共同為中醫藥傳承發展創新建言獻策。從《2020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來看,2020年的健康指數基本持平,特別是對于老年群體的健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會上有專家建議,希望下一步健康指數的課題調研更加深入、更加細分。
中醫藥優勢明顯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所占的比例達到了92%。此前的7月份,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連也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大連對確診病例進行“一人一案一策”分析研判,每日調整治療方案,縮短疾病病程。同時應用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措施,中醫專家每日參加會診,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
12月14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發布通知表示,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我國面臨境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大,今冬明春仍將處于疫情零星散發狀態,甚至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為此,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和各有關中醫醫院要布局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以及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和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組建省級中醫應急醫療專家組,切實提高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特別是疫病防治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發突發傳染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的緊急醫學救援中的獨特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全力救治患者,挽救生命。中醫藥治未病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過中醫藥進行健康養生的消費需求將得到更大的釋放。”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李大寧表示。
此外,中醫藥還在助力全球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此前曾表示,該局根據國外需求,支持有關機構向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捐贈了15批中醫藥物資,包括中成藥、飲片、針灸針等,在當地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
“中醫藥是我們貢獻給世界的中國方案,不僅可以用于治療,更可以用于預防,具有獨特的優勢,符合重預防、重治未病的健康潮流。因此,要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非醫療領域、健康養生領域的作用,進行創新和系統性的開發。”李大寧說。
中醫養生比例提升
在論壇中,《2020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自2015年啟動后,今年是第五次發布,旨在通過傳播“養生固本,健康人生”的健康理念,普及養生知識,為社會大眾提供簡單、實用的養生方法,提升民眾健康素養。用戶可通過搜索“健康指數評估”小程序,科學評估健康狀態及風險,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養生方案。
“從這次的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中看出,60歲-80歲人群的健康指數相對是很好的。說明這些年對于老年群體的健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而20歲-50歲之間的人群是健康的弱勢群體,需要加強。希望下一步健康指數的課題調研更加深入、更加細分,還要把成果進行梳理以后做縱深的研究和推廣。”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稱。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福建中醫藥大學校長李燦東解讀報告稱,從5年的指數變化來看,在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健康指數基本上是持平的。
“從影響健康的因素來看,焦慮情緒的比例有所增加,飲食規律上肉食比例多了一些,民眾采取中醫養生的比例有所提升,采取中醫的方法進行疾病預防的比例顯著提高,積極運動相對下降。從中醫角度來看人體的體質狀態,比例最高的是陰虛、熱和血虛,這是一個提示。從人體臟腑的功能狀態來說,脾、腎、胃這三個方面影響是最明顯的。從中醫證型分布來看,研究發現主要問題表現在脾胃濕熱、肝腎陰虛、肝血虛。” 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李燦東建議大家從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方法、適當的運動鍛煉以及積極的心理狀態這幾方面來提升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
“對于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的研究,建議要讓老百姓信得過、看得懂、學得會、做得來,引領民眾提升中醫藥健康意識;要提升民眾對指數報告的認知度,更要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豐富民眾參與方式,突出中醫藥特色;要注重健康指數報告的創造性轉化,突出健康指數報告的學術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致辭指出。
推動中醫藥發展勢在必行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價值,成為抗疫過程中的特色與亮點。在人們日常的健康養生中,中醫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醫藥的推廣依然不夠深入,因此進一步加強推廣中醫藥健康文化勢在必行。目前,云南、江蘇等省都已出臺文件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在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發展過程中,不但要加強中醫藥健康文化基層科普宣傳教育。中醫藥企業也要加強自律,承擔起推動中醫藥發展、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健康責任。
“對于企業來講承擔著一種推廣和構建的作用。企業都要從各自的不同角度來實現自己的責任,包括企業的責任,對消費者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與擔當放在自己每個企業的心理,扛在每個企業的肩上。”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表示。
“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后,我們更加意識到企業承擔著推動中醫藥發展、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健康責任。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發揮中草藥免疫和預防的作用,提升人們的健康水平。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加強供給側的改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去武裝古老的中華養生文化。三是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文化自信。”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黃健龍在2020健康責任論壇中表示。
據了解,目前作為中草藥健康產品企業,無限極擁有實力過硬的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團隊,由多領域、多學科的博士、碩士及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也與國內外多個科研院所、高校進行合作。連續五年和中華中醫藥學會合作,參與到這個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的工作當中,運用大數據、統計學等現代技術,從中醫的角度評估全民健康狀態及影響因素,進行守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