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健協會攜手康寶萊發布《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
2020年12月22日,中國北京——在全球知名的美國營養品公司康寶萊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立項并撰寫的《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于今日正式發布。該報告旨在通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社會機構等提供決策性參考,同時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
圖:《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
康寶萊中國區總裁、全球高級副總裁郭木表示:“能夠支持中國保健協會開展此次意義非凡的課題調研,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康寶萊致力于面向公眾倡導‘營養+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這一理念也是科學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將繼續積極助力改善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習慣,提高公眾健康素養,為‘健康中國’的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發布會現場嘉賓合影
調查結果表明,95%的受訪者認同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整體來看,大部分受訪者對什么是健康的飲食行為與健康的運動方式有所了解。但同時,國民對免疫力的具體概念和組成結構認知較為模糊,對免疫力的具體內涵缺乏準確的認識。另外,部分受訪者對健康生活習慣也存在一定誤區,比如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健康飲食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每日一定要做中高強度的運動”、 “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等等。
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正確認知免疫力概念很重要
調研數據顯示,67%的受訪者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還有 16.8%的受訪者對此并不確定。這說明超過 4/5 的受訪者對免疫力的內涵缺少準確的認知,相關知識的科普亟待加強。
對此,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教授表示:“國民常說的免疫力,即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襲的能量。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人體的免疫系統,形成三道防線,負責清理衰老、變異的細胞以及抵御外敵,來維護機體的健康。免疫力低下或過高都會影響健康。免疫力低下易于被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或患癌癥;免疫穩定功能過高,可能患類風濕關節炎等;免疫防御保護功能過高,會出現過敏反應。”
對于普遍存在的這一誤區,他建議在進行“如何提升免疫力”相關的知識科普與信息傳播前,傳播的主體,無論是企業還是媒體、行業,都應注意先科普免疫力的科學定義,再談怎么進行提升,讓受眾對免疫力概念有更加正確的認知。
健康飲食方式不等于少吃碳水,均衡營養可參照“膳食寶塔”
調研數據顯示,26.3%的受訪者認為“盡量少吃,尤其避免吃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飲食方式,不了解科學合理的熱量攝入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
針對這一誤區,原武警總醫院營養科主任、第三屆全軍臨床營養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呂利表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長時間不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身體熱能代謝的不足,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免疫分子等的正常代謝同樣會受到影響,表現在免疫功能、免疫力水平的下降。”
她建議公眾應盡量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膳食寶塔建議的熱量要求攝入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是以減肥為目的,也不宜盲目少吃或戒斷碳水,而應有意識地依據中國居民膳食平衡寶塔攝入豐富多樣的營養素來源,僅在攝入總量上把控就好,即老百姓常說的7~8成。
并不是“中高強度的運動才算運動”,適合自己是關鍵
調研數據顯示,約 22.6%的受訪者認為必須每天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忽視了盲目進行高強度運動導致的過度疲勞,對于自身免疫力的負面作用。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乒乓球隊運動營養學專家尤春英表示:“適量運動是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不顧及自身的身體條件盲目地進行大運動量、高強度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
就科學運動來說,她建議普通人運動健身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和強度。在運動一段時間(如一周后),感覺身體對運動負荷適應以后,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再酌情增加運動量和強度,避免超出自身對運動負荷所能承受的能力,以免因運動不當使身體產生過度疲勞而影響身體健康。另外,在大負荷運動期間及之后,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外,也應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質、電解質、礦物質與維生素等,以便及時補充體力,快速消除身體疲勞感。
對保健食品需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
調研數據顯示,為提升免疫力,國民最傾向于購買營養素補充劑類、功能改善類和調節身體指標類這三種類型的保健食品。為自己購買是大部分受訪者(56%)的主要消費場景。再其次是為老人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購買。
在調研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受訪者對保健食品仍然持懷疑態度,不了解國家對保健食品實行嚴格的注冊、備案和監督管理制度,具備“藍帽子”保健食品標志且注明相關保健功能聲稱的保健食品的確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功能。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表示:“國民對保健食品應當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在免疫力提升方面,也不能忽略保健食品的營養保健功能。普通人可以考慮通過咨詢醫生和專業營養師等方式了解自身是否缺失某些營養,進而有針對性地補充。”
他建議公眾在選用保健食品時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藍帽子”保健食品標志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依據其功能及適宜人群有針對性地選擇,并按標簽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同時也要積極調整改善自身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
本次調研歷時3個月,通過線上發布與線下走訪的方式共收集6,800份有效數據,調研范圍涵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16個超一線和一二三線城市,以及部分農村地區。調研問卷的內容涵蓋了免疫力內涵認知、免疫力相關疾病認知、影響免疫力水平的生活習慣認知等多個維度。在調研報告的最后部分,項目調研組圍繞針對提升免疫力健康意識、完善免疫力知識科普內容、改進科普方式的具體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建議,呼吁媒體、行業協會、政府和相關企業攜手并進,共同推動國民免疫力認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