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訶:藏式養生 | 揭露西藏百歲老人的長壽秘密
藏醫藥是中華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歷史源遠流長,典籍卷帙浩瀚,理論體系博大精深,臨床療效顯著,制藥工藝獨特,是世界現存傳統醫學中理論和實踐資料極為豐富、原始形態保存最好的醫藥學之一,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青藏高原盛產百歲老人
拉妥妥日年贊,享年120歲
拉妥妥日年贊(公元254—374年)
據史料記載,贊普(國王)拉妥妥日年贊重視藏醫學,曾邀請醫師ト奇和董格妥覺堅擔任自己的御醫。
他們重視養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在他們的精心陪護下,拉妥妥日年贊得以長壽,享年120歲。吐蕃御醫(贊普的保健醫生)制度也由此開始。
宇妥·寧瑪元旦貢布,享年125歲
宇妥寧瑪·元旦貢布(公元708—833年)
宇妥寧瑪·元旦貢布是藏醫學史上最偉大的醫學家,他畢生弘揚醫學,是藏醫醫學理論的奠基人,享年125歲。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
然而,由于民俗文化和藏醫學的發展及普及,使藏民族立足生存于青藏高原。在藏醫養生的庇護下僅百歲以上老人就有100多位。
藏醫養生保健學
藏醫養生學是以人體為出發點,特別講究自然規律,辯證而又科學地闡釋了人體各個系統在客觀環境中發揮的功能,人體生命活動和外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如何增進健康、延長壽命的健康養生知識。
藏醫心身養生觀
心身養生就是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境。藏醫認為,人的情緒變化有貪、嗔、癡“三毒”,或是“龍,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調”,這些都影響人體健康,是生病的根源。從藏醫心身養生觀來說,在生活中有良好的情緒,注意身心調養,方能保證身心健康。
藏醫養生學認為,人的機體的生理、病理、生長發育和衰老都與自然界的變化休戚相關。認為人與自然界是自然的統一,人和環境、人與宇宙、人與周圍的動植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界是萬物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變化、寒暑燥濕的氣候直接影響著人的健康。
人與自然和諧”的養生觀
藏醫學將人體與自然界看作是對立統一的整體,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醫學理論指導醫藥實踐活動。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的養生觀念,人存在于自然界,依賴于自然界,自然界的運動規律失調,就會影響人的生命活動,引起生理或病理的變法,導致身心狀態異常或疾病。藏醫藥學尊重生命法則與生態規律,采用綠色食品、天然藥物、心理行為、傳統物理療法治療疾病、保養身體。
藏醫養生不同于中醫養生,其意義及內容廣泛,藏醫養生學的理論體系與核心內容有兩個原理(情世間、器世間)和四個因素(時令、邪氣、飲食、起居),在一定的養生原則指導下實施個體、人與人之間、群體之間的養生方法,從而達到無病—延年—正果—財富—安樂的藏醫養生保健學的最終目的及意義。
追求和諧、順應自然,才能使生命與自然溝通。舒適的生活環境,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時間,就能“讓容貌像十六歲的少年,靈巧得像獅子,健壯得像大象”,才能獲得生活中的極樂。
藏醫養生保健學是博大精深的藏醫藥學主要內容之一,為人們保護身體、養生、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藏醫養生學不僅對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有著現實作用,而且對藏醫學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自古以來,藏醫養生學在藏區廣泛應用,使在高寒地區生息繁衍的藏民族身強體壯、平心靜氣、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