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到安溪種茶葉,非法集資1400萬元
福建安溪,我國著名的茶葉產地之一,“安溪鐵觀音”之名享譽海內外。
問題來了——被人邀請到安溪考察項目或旅游,坐在茶園里,喝著鐵觀音,展望茶葉種植前景,面對月息高達2%的返利回報,你會動心嗎?
就這樣,一個福建安溪人短短兩年不到,非法吸收公眾資金1400多萬元。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刊登的一則二審刑事判決書將這起案件的細節公諸于眾。
被告人李雅序,男,1975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縣。
2017年9月27日,受讓泉州豐澤泛海貿易有限公司后,李雅序將其變更為眾益公司。李雅序任公司法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公司經營范圍變更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住宿服務,農業觀光旅游項目開發,大型活動組織服務,果蔬、茶、苗木種植、果蔬采摘。
此后,李雅序分別在湖南衡陽、湖南益陽、北京昌平三地設立分支機構,以茶葉種植、農莊建設等項目為名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一年多后,2019年2月19日,李雅序在福建落網。短短兩年不到,其非法集資1400余萬元。
經查,2017年10月23日,李雅序設立眾益公司衡陽分公司;2017年10月16日,設立眾益公司湘潭分公司;2018年5月10日,設立湖南眾益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北京昌平分公司。
眾益衡陽分公司、眾益湘潭分公司成立后,李雅序在未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以眾益衡陽分公司、眾益湘潭分公司等為營業點,以產業擴建、多元化發展為由,通過招收的業務員在路邊派發傳單、打電話、發放禮品、口口相傳、召開產品推薦會等方式進行宣傳,邀請社會人員尤其是老年人參與眾益公司組織的活動并到福建安溪縣實地考察,通過虛構“茶葉種植”“桂圓種植”“桉樹種植”“碧翠農家休閑山莊”等項目騙取客戶信任,并以投資上述項目可以獲得月息2%的高額返利、保本付息為誘餌,通過簽訂借款合同的形式吸引社會人員向眾益公司投資。
眾益北京昌平分公司成立后,李雅序在未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以眾益北京昌平分公司等為營業點,以產業擴建、多元化發展、做茶葉生意借款為由,通過招收的業務員以口口相傳、講課等方式進行宣傳,邀請社會人員參與眾益北京昌平分公司組織的旅游活動,通過到虛構的福建晉江市附近公司的項目考察騙取客戶信任,并以月息2%、保本付息為誘餌,通過簽訂借款合同的形式吸引社會人員資金。
集資款進入眾益公司及被告人李雅序個人賬戶后,除用于維持公司運營費用外,其余均用于個人消費、揮霍,另有大量資金被轉移,無任何資金用于“茶葉種植”“桂圓種植”“桉樹種植”“碧翠農家休閑山莊”等項目,公司經營完全依靠“借新還舊”得以維持,給集資參與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經司法鑒定,其通過眾益衡陽分公司向169人次非法集資861萬元,返還紅包、現金利息、轉賬利息共計970956元,造成集資參與人損失7639044元。
通過眾益湘潭分公司向105人192人次非法集資466.5萬元,返還本金、紅包、現金利息、轉賬利息共計648625元,造成集資參與人損失4016375元。
通過眾益北京昌平分公司向26人非法集資721824元,返還利2.55萬元,造成集資參與人損失696324元。
2020年9月25日,衡陽中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被告人李雅序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四十萬元,并責令退賠。
【提示】
本案中,不法分子以免費旅游或者項目考察的名義,邀請社會人員尤其是老年人參與活動,并在田園山色間宣傳項目,騙取信任,以月息2%的高額返利為誘惑,讓數以百計的投資者動了心。
其實,不僅是本案,還有不少養老騙局,也是以免費旅游或項目考察為誘餌,借機對中老年人進行洗腦,或吸引投資,或推銷相關理財產品,或收取高額費用,最終,讓人們損失慘重。
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遠離非法集資,從拒絕免費旅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