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時代,微商、社交電商和直銷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
微商、社交電商和直銷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2020年是分享經濟的蓬勃元年。”
作者:馮超
全文約4300字,建議閱讀7分鐘
最近的兩個偶然發現,讓我滿懷期待。
第一個偶然是有一天我去小區的物流站點拿快遞,看到待取的貨品架上有好幾個印有不同直銷企業logo的箱子。
第二個偶然是有一天中午我刷朋友圈,看到連續5條更新,內容分別是2條直銷相關、2個社交電商相關和1個微商相關的。并且我非常確定這5個朋友在2020年以前是與這些完全無關的人。
我相信,一切看似偶然的背后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蝴蝶效應?那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還不是全部,更多是春耕、夏長和秋收的結果。
繁榮下的隱憂
時間回退到2013年。
在那一年,商務部突然大量增發直銷牌照,行業內敲鑼打鼓,一片喜氣洋洋。很多人興高采烈擲地有聲地說:中國直銷的春天來了!
一想到此景,我就下意識想起小時候看革命電影的畫面——兩個人緊握著彼此的手,甚至是小臂,用激動且顫抖的聲音說:“同志,我們勝利了!”
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在我看來,彼時的市場環境正在呈惡化趨勢——團隊掛靠,系統產業化,拔苗助長了大量職業經理人,經銷商操盤,被忽悠新入局的老板只想賺快錢等等,怎么就春天了呢?
帶著這份不解,于是我在與同行、行業媒體和監管部門領導的交流中反復提到:這絕不是春天。中國直銷的市場并不成熟,這個蛋糕現在依舊只有這么大,并沒有因為涌入更多新晉企業而合理增加了市場份額。
相反,增加的只有滿滿的惡意,都在更加激烈地蠶食這個蛋糕。企業之間互相挖角、經銷商團隊頻繁跳動,外事事件頻出……那兩年的營銷額確實很漂亮,但我堅持認為那是虛假繁榮,是寅吃卯糧,是不合理的數據。
很多人都成了激情派對的主角,而我至始至終都是那個冷眼的局外人。果不其然,兩年之后,人們發現玩不動了,這場盛大的狂歡漸漸趨于冷靜,有可能還會降至冰點,而那個冰點,就是2018年末的行業事件。
趨向融合的模糊邊界
回到2020,在這個全球疫情尚未穩定的多事之年,我認為微商、社交電商和直銷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2020年更是分享經濟的蓬勃元年。
為什么?
因為取長補短,互相學習讓邊界越來越模糊。
以往我們談微商,談的是什么?是利用微信群每天大量且快速分享出的產品海報,是顧客使用心得,是營銷業績,是線上招商,是每晚的群內培訓。當然,還有微商干不了3年就一定散的定律。
為什么散?因為微商大量囤貨的問題沒有解決,成員之間感情脆弱,組織凝聚力差。
以往我們談社交電商,談的是什么?是產品、后臺、培訓等工具相當出色,是重金砸流量,是建立和完善供應鏈。
而現在,無論微商還是社交電商,都在相對趨于理智,都在繼續發揚線上的優勢,無論是App還是小程序,無論購物、個人后臺還是培訓都應有盡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都在學習直銷行業通過線下沙龍、線下培訓和獎勵游等手段,將線上下打通,凝聚團魂。
這些直銷玩了二三十年的東西,至今依舊有它的生命力。
而直銷以往的劣勢更多是體現在工具上和速度上,畢竟微商和社交電商有互聯網企業的基因,以往在工具有差距正常的,現在也在努力補齊短板。
就以直銷龍頭安利為例,據說僅App就有19個,再加上各種小程序加持,經銷商分享素材變得毫無壓力,賺取傭金非常容易。
微商、社交電商和直銷三者之間都在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彼此間的邊界也越來越模糊。所以,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更多的融合。
或者可以更大膽地說:如果不考慮直銷準入這個門檻的話,未來不會有直銷、微商、社交電商,這些都會被統稱為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留給社交新零售的機會
關于分享經濟蓬勃元年,我是這樣認為的——
2019年給中國直銷史留下了一段空白,那一年除了行動受限以外,大家更多的是焦慮。無形的恐懼遠遠要比有形的恐懼嚇人多了,于是大家談起了轉型,生怕輸在了起跑線上。
又到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都變得手忙腳亂。但整個行業并沒有扶搖直下跌入谷底,反而在夏天過后情況變得樂觀了。這來源于市場層面真實的反饋、數據和猜想——
第一是市場的熱情。文章開頭的那兩個偶然事件,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市場的熱情。
我與兩個新入行的從業者聊過(一個微商新人、一個社交電商新人),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他們的回答很一致,都說是因為使用了他們公司的產品,覺得特別好,所以就覺得有必要分享,何況還能賺錢。
鑒于我們對他們的了解,我完全相信他們說的這些。那份真摯與熱烈給了我非常大的沖擊,感覺特別美好,特別像早期的直銷氛圍,這種感覺在2013年之后就很難感覺到了。
第二是新從業者的增加。這會涉及很多方面、無論是單一還是復合的原因,我認為從業者人數的增加有以下幾個原因的功勞——
1、工具便捷。
這個世界是由懶人推動的,人們一定想的是付出更少,得到更多。那么,現在各種App、小程序滿足了你的愿望。動動手指就是生產力,一鍵轉發產品素材,轉發直播預告海報,有人消費就有傭金,讓再懶的人也愿行動起來。
十余年前,我們遇到過太多囤貨、背貨去拜訪客戶的經銷商了。今日之景,這是在當年完全不敢想象的畫面。企業服務于經銷商,為他們創造更多成交的機會,當年能提供的是培訓、表彰會和獎勵游,現在為他們提供的是更多便捷的銷售工具。
2019年大家也沒有白談轉型,尤其在社交電商的步步緊逼下,種下了一顆種子,在工具升級上都下足了功夫。
2、經濟沖擊。
近兩年,社會經濟增長緩慢,呈現出疲軟態勢。2020年更是遭受了新冠疫情這場災難,經濟情況雪上加霜。這讓很多人主動或者被動萌生了多做一些新嘗試多賺一些錢的想法。
而分享經濟屬于門檻低、容易上手、輕創業的形式,容易被選中。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直銷行業反而逆流而上也是能說明問題的。
3、消費意識。
僅以健康品為例,近幾年,人們對于健康問題的關注明顯提升,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
如果用數字量化一下的話,可以看一組數據。2019年今日頭條算數健康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平臺上健康類資訊閱讀量達540億,比2018年增加60.7%,是2015年11.5倍。健康類內容的收藏數超7.2億,比2018年增長了50%;點贊數超3.2億,增長最快,達461%;評論數8600萬,增幅139%。18-23歲之間的95后對健康興趣度上升最明顯,達46.9%,漲幅高于50歲以上人群的44.5%。
這也僅僅是2019年的數據,那么后疫情時代,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將會更加緊迫。意識的提升,意味著消費的落地。有更多消費需求自然需更多從業者。
但健康品并非一般屬性商品,僅僅做到上線和上架,并不能更好展示它的優點。消費者的消費意識是提升了,但相關知識并不那么完善。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健康品消費的引導一定是需要教育的,這時候分享經濟中以人為載體,通過便捷工具去傳播專業知識、分享客戶反饋比網購、藥店更具備銷售優勢。
4、時代進步。
天時很重要,很多的商業模式、產品并非是不符合邏輯的或者是不好的,出現的時間點也是導致其是否能夠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再談2013年,直銷企業增多了,相關從業者反而并沒有呈現健康合理的增長。我認為那時候缺少的是廣泛的正向傳播,當然也有獲取信息渠道相對單一的原因。
在那個時代,分享經濟只有直銷,社會大眾對待直銷的認知大多是從主流媒體的負面消息中找到,身邊從業者星星點點的正向傳播根本不能形成合力。用現在的話講,當時并未形成品牌的矩陣,力量及其微薄。
雖然彼時無論是企業、從業者、還是行業媒體都在聲嘶力竭傳播直銷正能量,但聲音還是太小了,社會大眾聽到的太少了,大家依舊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直銷,故而太多想邁一步進來的人思前想后最終還是打了退堂鼓。
短短幾年時間不到,社交電商如雨后春筍般加入了分享經濟的大軍,依靠其強有力的傳播,將“自用省錢、分享賺錢”的理念傳播到千家萬戶,加之一些傳統的知名大企業也紛紛進入了社交電商,給社會大眾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感——原來分享產品獲得傭金這很正常。
這時候,社會大眾開始逐漸理解分享經濟,不再那么排斥?,F在大家的朋友圈中,我相信都有幾個是做微商的、做社交電商的、做直銷的,很自然很普通,這就夠了。在這一點上,微商、社交電商為分享經濟在社會大眾層面的普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是時代的進步。
第三是數據的反饋。如果理論上講得通,那么數據就是更為真實的檢驗。
以下皆為網絡搜索獲得——
康寶萊:2020年中國區每個季度都刷新高度,其中第一季度凈銷售額1.89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3%,第二季度2.059億美元,增長12%。
自然陽光:中國市場業績方面,上半年凈銷售額增加了150萬美元,同比增長11.7%(若以人民幣本幣計算,則同比增長15.4%)。其中,第二季度的凈銷售額增加220萬美元,同比增長33.9%(若以人民幣本幣計算,則同比增長38.6%)。
優莎娜: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地區業績為2.26億美元,第二季度不考慮匯率因素,中國大陸地區的凈銷售額實際增長了1.8%,并且活躍客戶數量也在穩定增長。
如新:“得益于社交電商、對技術與制造策略投資以及均衡的產品門類,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遠超預期,”如新集團首席執行長伍瑞德表示,“通過賦能事業經營伙伴,助力其觸及更多顧客,公司本季度全球顧客數量實現了29%的強勁增長,加之歐美地區穩固的業務實力,營收按固定匯率計算持續增長。隨著中國大陸地區營收逐步好轉,顧客數量強勁增長,整體業務持續恢復?!?/span>
再看一個數據:安利官方宣布在9月5日的直播中兩小時銷售達4億5千萬元(安利云購小程序直播)。
大家很清楚,內資的直銷、微商、社交電商的數據很難獲得且真實性有待考量,雖然采用的只是一些外資直銷企業的數據,但我相信也具有代表性。
第四是我的一些猜想。作為一個PR,在此前很多年里我始終堅持的一個觀點:兩個條例在短時間內動不了。
所以,在有一度人們大談修例的時候,我完全沒有任何期待。當然,談一定是要有人談的,越不談越沒有未來,未來的一切基礎都與曾經的努力有關,只不過不要盲目去等待罷了。
我今日之猜想是在政策層面有利于分享經濟發展的,至少又多了一個合適的點去推動修例。這一切源于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信,這一切都是有利于分享經濟向好的基礎。
所以,基于以上四點,我認為分享經濟的風已經刮起來了,但未來刮得好不好,就得所有的從業者自己把握。微商、社交電商的互聯網基因讓他們在短時間快速成長起來了,但它們僅了解了分享經濟的皮毛,距離成熟還有非常遙遠的道路要走。
而這個時間,也是留給一些直銷企業的最后機會,后面的小兄弟正在努力追趕,如果再沉迷于短平快的打法,那就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了。直銷企業應該借著異業友商們刮起的這股風,利用好新時代的工具將分享經濟健康發展起來。
風已起,亂世之中的機會點已經很明顯了,千載難逢,中國直銷一定要把握??!
但愿大家一直的守候都能等到春暖花開。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