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一周:電子商務或成直銷掘墓人?
當很多直銷企業以電子商務進行運作時,很多沒有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也扛起了“以電子商務為名義、以直銷為手段”進行資本運作的大旗。
似乎在一夜間就躥出來很多電子商務網站,并且很多有政府背景并以上市分得原始股為誘餌,居然吸引了很多老板的加盟。究其原因還是在玩快錢,這對于老板們來說顯然似乎有些習慣,而被網站操作者們一包裝,則更加讓人心癢癢了。
除了老板,一些夢想一夜發財的、接觸過直銷的、正在從事直銷的、認為電子商務是趨勢的、有錢沒處花的、人脈廣的、迷信上市的等等都加入了這一戰團,好不熱鬧。而且有人還拿其與直銷對比,例如直銷要不斷參加培訓學習很多知識,每個人都要買日用品、在哪里買不是買,賺錢非常快,上市可以拿到原始股,網站也賣直銷產品,邊消費、邊賺錢等等。
難道電子商務真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直銷,甚至成為直銷的掘墓人?
我們看到,這些網站時間并不長,一般2-3年,模式幾乎一樣,就是學習直銷的模式進行融資、然后上市,而對于將來的產品網購,則排到后面、甚至很少提及。
要知道,運作一個真正的電子商務網站,并非一個簡單的工程,這涉及供應商選擇與談判、物流配送、成本核算、支付系統、內部整體運營等等。以京東商城為例,發展到了第7個年頭,融資15億美元,建立了五大物流中心、70座城市配送站,有移動POS刷卡、全國上門取件、先行賠付、7×24小時客服電話、GIS包裹實時跟蹤系統、心服務體系等服務手段,目前用戶2000萬,占據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份額33.9%,我們可以看到其投資的巨大、服務的高標準和用戶的規模效應,而她究竟贏利如何還是未知數;淘寶擁有注冊會員1.7億,全年交易額達到2000多億人民幣,占據國內電子商務80%以上份額,也未必有一個支付寶更有價值。
這些實力強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并沒有賺到大筆錢,那些入道不久并且“一門心思并非在電子商務”上的企業,如何能給投資者真正的未來?這樣的電子商務網站又拿什么贏得未來消費者的信任?難道消費者只為了便宜就寧愿買到假貨、次品?難道一個網站真的有那樣的實力可以代理幾乎所有的產品?網站用什么錢去采購、用誰的錢去運營?難道他們通過電子商務式直銷可以發展到2000萬以上的會員?其實說白了,資本運作遠遠要比真正的電子商務賺錢快和更有魅力,而后者其實一直在燒錢,這些錢往往來自風險投資、而非自身資產,莫非運作這些網站的人原來都是資產幾十億、上百億的老板?!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是資本實力的大老板,也違背互聯網“借雞生蛋”的常理,再說一個企業上市絕不僅僅是錢多就搞定。
其實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模式,中國稍微有點錢和頭腦的人,稍加模仿再加一點創新,然后跟政府想方設法扯上關系,就可以“拉虎皮做大旗”了。
那么直銷如何在未來贏得真正的競爭優勢呢?第一,目前及將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直銷更多的專注于健康產業和健康生活,從事直銷的人必須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給客戶提供專業服務,這也將一些人擋在門外,給另一些喜歡學習并樂于奉獻的人提供“多勞多得”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選擇產品并非只看中價格,還有服務以及長久的感情;第二,直銷將來也會代理更多的其他品牌產品,但是必須經過國家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嚴格審批,并非越多越好、越便宜越好,而是百里挑一;而且直銷企業不一定要建立單獨的物流渠道,更多的是將直銷隊伍作為一個營銷渠道,哪里有需要就直接向企業去要貨,也可以借助企業的物流系統。
電子商務確實是一塊大蛋糕,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網上零售市場規模5131億元,用戶達1.58億人。這些剛冒出不久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與馬云的淘寶、劉強東的京東商城、李國慶的當當網們一起度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但愿激情之后,他們真的能伏下身來經營電子商務,因為這里面確實風景無限好。
似乎在一夜間就躥出來很多電子商務網站,并且很多有政府背景并以上市分得原始股為誘餌,居然吸引了很多老板的加盟。究其原因還是在玩快錢,這對于老板們來說顯然似乎有些習慣,而被網站操作者們一包裝,則更加讓人心癢癢了。
除了老板,一些夢想一夜發財的、接觸過直銷的、正在從事直銷的、認為電子商務是趨勢的、有錢沒處花的、人脈廣的、迷信上市的等等都加入了這一戰團,好不熱鬧。而且有人還拿其與直銷對比,例如直銷要不斷參加培訓學習很多知識,每個人都要買日用品、在哪里買不是買,賺錢非常快,上市可以拿到原始股,網站也賣直銷產品,邊消費、邊賺錢等等。
難道電子商務真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直銷,甚至成為直銷的掘墓人?
我們看到,這些網站時間并不長,一般2-3年,模式幾乎一樣,就是學習直銷的模式進行融資、然后上市,而對于將來的產品網購,則排到后面、甚至很少提及。
要知道,運作一個真正的電子商務網站,并非一個簡單的工程,這涉及供應商選擇與談判、物流配送、成本核算、支付系統、內部整體運營等等。以京東商城為例,發展到了第7個年頭,融資15億美元,建立了五大物流中心、70座城市配送站,有移動POS刷卡、全國上門取件、先行賠付、7×24小時客服電話、GIS包裹實時跟蹤系統、心服務體系等服務手段,目前用戶2000萬,占據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份額33.9%,我們可以看到其投資的巨大、服務的高標準和用戶的規模效應,而她究竟贏利如何還是未知數;淘寶擁有注冊會員1.7億,全年交易額達到2000多億人民幣,占據國內電子商務80%以上份額,也未必有一個支付寶更有價值。
這些實力強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并沒有賺到大筆錢,那些入道不久并且“一門心思并非在電子商務”上的企業,如何能給投資者真正的未來?這樣的電子商務網站又拿什么贏得未來消費者的信任?難道消費者只為了便宜就寧愿買到假貨、次品?難道一個網站真的有那樣的實力可以代理幾乎所有的產品?網站用什么錢去采購、用誰的錢去運營?難道他們通過電子商務式直銷可以發展到2000萬以上的會員?其實說白了,資本運作遠遠要比真正的電子商務賺錢快和更有魅力,而后者其實一直在燒錢,這些錢往往來自風險投資、而非自身資產,莫非運作這些網站的人原來都是資產幾十億、上百億的老板?!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是資本實力的大老板,也違背互聯網“借雞生蛋”的常理,再說一個企業上市絕不僅僅是錢多就搞定。
其實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模式,中國稍微有點錢和頭腦的人,稍加模仿再加一點創新,然后跟政府想方設法扯上關系,就可以“拉虎皮做大旗”了。
那么直銷如何在未來贏得真正的競爭優勢呢?第一,目前及將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直銷更多的專注于健康產業和健康生活,從事直銷的人必須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給客戶提供專業服務,這也將一些人擋在門外,給另一些喜歡學習并樂于奉獻的人提供“多勞多得”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選擇產品并非只看中價格,還有服務以及長久的感情;第二,直銷將來也會代理更多的其他品牌產品,但是必須經過國家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嚴格審批,并非越多越好、越便宜越好,而是百里挑一;而且直銷企業不一定要建立單獨的物流渠道,更多的是將直銷隊伍作為一個營銷渠道,哪里有需要就直接向企業去要貨,也可以借助企業的物流系統。
電子商務確實是一塊大蛋糕,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網上零售市場規模5131億元,用戶達1.58億人。這些剛冒出不久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與馬云的淘寶、劉強東的京東商城、李國慶的當當網們一起度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但愿激情之后,他們真的能伏下身來經營電子商務,因為這里面確實風景無限好。
- 直銷,電子商務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