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破產清算案債權申報,淘集集一步步走向崩潰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淘集集所在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開始向商戶發送破產清算案債權申報通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 2020 年 3 月 31 日裁定受理上海歡獸破產清算一案,并于 2020 年 4 月 27 日指定上海歡獸清算組擔任管理人。2020 年 7 月 17 日,上海三中院發布公告,確定本案債權申報截止日期為 2020 年 10 月 12 日。
2018 年 8 月社交電商 App 淘集集上線,定位是一個針對“縣鄉村”用戶的社交電商平臺。其主打是低價、高頻商品,包括日用百貨、美妝個護、服飾鞋包、家居家紡等。
當時上線僅僅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月活數據就從九十多萬翻翻到1132萬,整整翻了十倍,圈到了1.3億的用戶。還獲得了還獲得老虎基金、數碼天空科技和險峰投資等A輪4200萬美元融資,估值2.42億美元,被業內公認為社交電商的明星企業。
這也是由于當時淘集集在小鄉鎮通過手推車掃碼注冊送錢的方式推廣,也會讓夫妻老婆店的店主推廣,拉到新用戶店主可拿到其前3單傭金。相比于拼多多和京東拼購,淘集集引入了“紅包”模式,用戶在平臺下單后即可獲得一個助力紅包,分享邀請好友助力后,用戶可以提現該紅包。
提現功能上線第一天就有21萬的用戶觸發了提現需求。就這樣,淘集集變相解決了拉新和啟動的問題。
雖然解決了流量問題,但這也導致淘集集的獲客成本大約是其他特賣類電商APP的25%左右。并且依賴微信生態,以至于它與拼多多的用戶重合度高達50%。
到了2019年,淘集集的危機爆發了。6月份就陸續有商家在各個投訴平臺上,集中反饋淘集集回款較慢的問題,稱“淘集集回款至少得兩個月左右”。與其他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拼多多等相比,大多數回款日期在一周到15天之間,淘集集的這一策略已然失去了競爭力。
并且,還出現了一大堆被淘集集坑了的商家,錢也交了,店也黃了。比如商家王軍寫了一篇《我是如何被淘集集拖垮的》,控訴了自己是怎么把家底都賠進去的,他表示,很多商家都是被欠了上百萬的。
隨后9月份,淘集集被曝資金鏈斷裂;隨后10月,淘集集公告稱將與國內大型機構進行業務重組,經營模式也將由商家入駐模式調整為合伙人自營模式,10月16日,淘集集放出與小部分商家達成的和解協議:淘集集將資金交由第三方監管,商家同意簽訂“債轉股”協議。
再到后來,淘集集便因為舉債艱難,無力為繼而破產。據悉,淘集集實際欠債超過 19 億,資產已不足 6 千。
淘集集走到這一步并不是不能預見的,在拼多多的光環下,淘集集很難讓消費者有復購欲,很多消費者說淘集集的質量不如拼多多,再加上燒錢補貼節奏沒控制好,動了商家貨款的奶酪、觸及經營紅線,而融資只是壓倒其最后一根稻草。
實際上,商業模式、應用場景的創新,很大程度上都離不開燒錢補貼。比如,還有靠下沉市場快速成功的拼多多、趣頭條,以及京東、蘇寧和美團、餓了么。燒錢雖然能幫助平臺在短時間內實現一定的用戶規模,留住用戶、產生復購率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如今,社交電商正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淘集集也算是給大家上了一課,引以為戒,能夠留住消費者才是平臺發展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