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微商、社交電商,到底還有沒有路可走了?
據所謂相關方面官方統計,目前微商、社交電商等從業人員已超四千萬。但到目前為止,把他們真正稱為職業的,有關方面還沒有表態,坦白的來說還沒有標準,同時也是相當難標準化。2016年浙江省電商創業創新電商大賽,諾哥首次提出了【分享員】、【分享員職業】這兩個新名詞,大家簡單來理解的話,從業者身份就分享員。
從目前的從業者統計數據來看,并非一些媒體和從業者所吹噓的那樣—全民皆商!【現在不X商,未來你將無商可做】,盡是些恐懼營銷、虛張聲勢的小伎倆。這個世界上專注于自己工作、專注于自己事業的人還是占了絕大部分。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微商、社交電商、還有社交新零售到底是什么鬼,他們的商業核心又是什么。他們其實是同一個一個概念范疇、只是模式有所不同而已【現在又殊途同歸了】,名稱必須越來越洋氣,招人討厭的老名字還是換換比較合適。最早的形態叫微商,現在爛大街了叫新零售更高大上。就像這幾年大環境不太好、人們都很窮又迷茫,各類風水大師、大仙高人就出來作怪,讓你改個名字、換個手機號同樣的道理,更深層次的原因都是利益在驅使。
文縐縐的方式來表達的話,都可以稱為社交化電子商務,指將關注、分析、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元素應用于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一種商業形態。說人話的話就是通過社交媒介、人脈管道傳遞來做買賣。
今天的主題主要從兩方面—【企業方】與【從業者】來進行分析與研判,歡迎業內的各位大咖們一起循著這個思路探討和互相學習交流。
企業方為什么要選擇分享制?目前遇到的瓶頸又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
NO.1商品過剩與同質化是企業方選擇分享制的根本原因;電商巨頭【現在是線上線下兩頭吃!】的日趨壟斷化以及傳播媒介的碎片化,給中小型企業的推廣成本扣牢了緊箍咒。活著還是就地死去,是企業家們的一輩子對自己的終極拷問。
NO.2不轉型是等死,轉了有可能續命甚至煥發生命第二春,于是過去八年左右時間,微商、社交電商賽道上人聲鼎沸、前追后趕又哀鴻遍野!對于企業方來說,最大的瓶頸期與風險期悄然來臨!產品本身不過硬、經營會員沒有忠誠度、客戶粘性與復購令人堪憂、現金流狀況不佳等等。原以為社交電商的風口可以蹭下機會,不曾料想,趟入了渾水又陷入了泥潭!當下的企業方80%的陷入了迷茫期與瓶頸期,騎虎難下。
NO3、問題的背后就是答案,在找到答案前,必須知道自己的真實問題,以及清楚知道自己的解題能力,才能確定究竟能不能徹底破局。
不少企業主向我抱怨:現在阿貓阿狗都能起盤,隨便找幾個所謂的爆款,再大肆包裝虛假宣傳,制度模式完全去迎合分銷會員賺快錢、一勞永逸的心理,撥比率高的能做到90%多,簡直的是沒有了商業節操。其實這些只是反應出你的無奈與憤憤不平而已,如果你看問題的關注點在這里,只是證明了你的心態和初心跟他們無異,同時你得思考你的核心競爭點到底是什么?你的產品具有品質、具有稀缺性還是具備其它競爭壁壘?商業世界浮躁之時,正是你的機會所在,做好你的產品與服務,別無其它勝出之法,靠制度和商業模式就能取勝的,那根本就不需要好的產品!這也是這些年微商生命周期都很短的根本原因,能做到三年以上的基本上都已完成了生態圈的布局與良性循環。
還有一些企業主抱怨現在會員難搞、團隊長根本就是墻頭草、沒有任何忠誠度,我們當思考你所謂的S2B2C是否能站的住腳,你想吸引的到底是什么B端、又是什么C端?以利相交,利盡必散!做好自己企業定位,精準定位你要吸引什么樣的精準B端、C端才是出路。如果陷入讓別人賺快錢的怪圈,同樣你就得接受沒有忠誠度的局面,因為現在做項目的人大部分都很浮躁、在天上飄!
看完日子不好過的企業方,再來看看國內分享會員端主力大軍們的現狀!利字當先!但是如今的經營會員們,其實也在內心呼喚穩定與規范,畢竟沒有誰喜歡沒有身份、沒有穩定收入又沒有事業規劃。
盡管各類項目、平臺滿天飛,真正在分享經濟大潮中獲得成功的人群比例相當低。這是從業者值得深思的問題,畢竟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同時你是沒有底薪來保障基本生活的。選擇不對,努力不夠、能力不夠還是缺乏專注度?別天天洗腦、被洗腦,想些真正跟你關聯的實際問題!在我們的朋友圈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人一年能換十幾個項目!擼羊毛的、微商的、社交電商的、這個幣那個鏈的,想想都挺佩服他們的轉化能力,說白了一樣都沒搞專、一樣都沒賺到錢!
分享經濟大潮將是未來最大的風口,這毋庸置疑,大家真正缺的其實是一個職業規范與個人IP,定性來做一件事,找回十幾年前的創業狀態、創業心態與創業身份,成功不會遙遙無期、更不會遙不可及。
未來的五到十年,是一個商業與社會回歸期,賣貨將是一個全國的社會現象,無需去討論什么消費升級、消費降級,怎樣賣出貨,是企業方和會員端需要思考的問題,互相匹配、互相找到精準的彼此,方有勝出的可能。
- 微商,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