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平臺清心易購圈錢上億涉嫌傳銷 80萬消費者血本無歸
7月16日晚,延期四個月的的央視315晚會拉開大幕,寶駿汽車、趣頭條、嗨學網、漢堡王等被點名;另外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精裝修隱患多多等問題均被揭露。
實際上,還有一群消費者,從今年1月份就盼望著315,希望購物平臺“清心易購”涉嫌“詐騙”行為能夠曝光。
“清心易購”、“共享中醫”是山東闊宇健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APP,隸屬山東江山集團有限公司。多名用戶向21新健康反映,購物平臺“清心易購”更改規則、涉嫌詐騙,導致自己本金損失嚴重,目前維權索賠面臨諸多困難。
圖源:公司宣傳文件截圖
據了解,清新易購APP以所謂“新零售”模式,利用購物返利吸引用戶成為會員。今年1月,平臺突然改變規則,不再代售,本金也不返還,導致大量會員損失嚴重,平均每名用戶損失金額數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3月5日,山東省廣饒縣公安局已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山東闊宇健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立案偵查。6月12日,經廣饒縣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主要犯罪嫌疑人閆某帥、郝某強被依法批準逮捕。
7月17日,一位維權者小慧(化名)向21新健康表示,他們從相關部門得知該案還在偵查,仍未定性。“我們都在等著索賠損失,但現在看都比較困難,一些損失5萬以上的用戶打算直接去當地維權了。”
小慧稱,她所了解,大部分蒙受損失的用戶是像她一樣的家庭主婦。“按之前闊宇宣傳的說法,(清心易購)有80萬用戶。我們報案的時候,公安機關表示這類事件的提示、宣傳已經很多了,不過,我一直在家帶孩子,也沒關注相關新聞。”
就此,浙江鑫目律師事務所律師章李向21新健康分析稱,如果法院定性平臺性質為傳銷,需要刑事案件審結完畢后,才能由法院對該平臺資產進行清算,對會員按照清償比例進行清退。但參考類似案件,用戶可能難以拿回之前的所有投入資金和產品。
01
“新零售”、分享推廣模式
21新健康通過多位維權用戶提供的公司宣傳文件了解到,“清心易購”系通過所謂“新零售”高額返利模式吸引用戶注冊成為會員。
根據平臺規則,只要在該平臺零售區購買任何產品,三天后會有兩個同款產品的批發額度,會員再去批發區以零售價三折購買兩個同樣商品。之后,會員可選擇在該平臺代售,平臺承諾在15天內代售出去,最后返還會員所有本金加上零售價20%的利潤。
據了解,公司產品以養生、保健類為主,而公司對產品的宣傳可以說是“包治百病”。以對“紅花艾草膏”產品的描述為例,公司是這樣宣傳的:
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消炎止痛止癢,通經活絡等效果。紅花艾草膏適用癥狀:各種疼痛:頸肩痛、腰椎痛、腿痛、肌肉酸痛等。各種不通:經絡不通、氣血不通、微循環不通、腑臟不通等。各種女科男科:宮寒、痛經、月經不調、盆腔炎、宮頸糜爛、乳腺增生、前列腺等。各種感冒:病毒感冒、風濕感冒、發熱頭疼等。常見皮膚病:濕疹、皮炎、牛皮癬、皰疹、腳氣等。磕了、碰了、摔了。痔瘡、凍瘡、褥瘡、瘡瘡、痘痘等。
而查詢產品備案信息,其實際生產許可證號為粵妝20170242,顯然不是藥品,為何又能治病呢?可見其內容很可能涉嫌違法廣告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圖源:用戶供圖
小慧向21新健康介紹說,她起初并不相信該平臺,但她的推薦人說沒問題,他們都是實踐者和受益者,她就嘗試著購買了幾單,都是艾草貼和艾草膏等,15天后商城也的確把本金加利潤(20%)都一起返還給她了。盡管該商城零售區的商品價格比市場價高出十幾倍,但因為高額利潤,她一心想投資賺錢,并不是真要購買這些產品,所以并未多加考慮。
張添(化名)也是一位維權用戶,他向21新健康表示,他剛成為清心易購會員時,闊宇集團就聲稱在四五個月內發展了80多萬會員。大家看到公司一直能正常提現,還承諾過年都正常運行不放假,同時把線下招商實體都宣傳得有聲有色,才放松了警惕。很多人都是貸款,利用信用卡和花唄等孤注一擲地投錢在公司瘋狂買產品。
并且,公司還推行“分享推廣”模式,用戶通過不斷“拉人頭”發展下線,可獲得消費額的一定比例的獎勵。由此,平臺用戶數目不斷增長,僅山東省某縣就有上千人注冊入會。
圖源:公司宣傳資料截圖
02
平臺變卦,用戶損失嚴重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清心易購在去年12月底突然宣布放假,理由是要過年了,讓大家好好休息下。
一名南方用戶張明(化名)向21新健康表示,當時就有很多會員預感不好,但是公司上層領導信誓旦旦地安撫大家說只是放假,甚至威脅說“鬧得厲害的人直接給你們代售發貨再封號處理”,并轉發語音說公司不缺錢,要大家等初七開工后一切恢復正常。因此,大部分用戶都平靜下來,開始傻傻地等,以為大年初七后真會恢復正常。
“而臨近過年的時候,新冠病毒肺炎暴發,闊宇公司也理所當然地以此為借口繼續放假,說具體開工時間要根據疫情來看。因為公司在12月底第一次放假時,會員的錢就被卡在平臺不能提現,我們只能被動地聽公司安排。”張明還給21新健康出示了闊宇集團的假期延長通知。
圖源:用戶供圖
“2020年2月底,公司出來消息說政策改了,說要清除‘躺賺’。還有一段疑似高層領導語音對話,說我們卡在平臺的錢如果想要提現,有三種選擇。一是自己再花同樣價格購買兩個代售產品;二是再分享兩個新會員,購買同樣價格的產品;還有一種是要么把所有錢換成地推產品,要么讓平臺直接發貨。”張明說。
至此,很多用戶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試圖維權討回損失。
但為時已晚,小慧說,公司在年前就擅自在商城增加了電子合同,為強買強賣的霸王條款,不點擊同意,商城就無法正常登錄。“至此,我購買產品和代售的所有錢血本無歸,除非我和公司同流合污,坑騙別人才可以返現,要不然公司就給我隨意寄些三無產品,抵扣現金,別無他法。”
事發后,小慧從會員微信群里了解到,很多受害者都下單了幾萬到幾十萬的產品,公司卻找理由不返本金不代售了,擺明了就是涉嫌詐騙。“大家都是都是通過信用卡、花唄、借唄來下單,有的甚至還借了高利貸,現在公司這樣詐騙我們,導致我們80多萬會員無法按時還款,受害者不計其數,涉案金額無法想象有多少個億。”
03
平臺或涉嫌傳銷
由此,受害者開始展開維權,也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案。
3月5日,山東省廣饒縣公安局已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山東闊宇健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立案偵查。6月12日,經廣饒縣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主要犯罪嫌疑人閆某帥、郝某強被依法批準逮捕。
截至目前,上述案件仍在偵查中,未進行定性,用戶一致面臨維權難、退款難困境。
章李向21新健康分析稱,清新易購平臺可能涉嫌傳銷或消費欺詐。
根據平臺規則,零售區的產品購買者實際上沒有拿回來(或者只拿回來很少一部分),而是放在清心易購平臺代賣,同時平臺承諾會代賣成功。另一方面,該平臺存在讓會員拉人頭“消費”賺取獎勵,很可能涉嫌“傳銷”。
“表面上清心易購平臺是讓會員購買產品,實際上就是鼓勵會員拉入新會員,并且形成層級獲利,但是并沒有實際的產品流通,這就是典型的靠‘人頭’獲利,而不是靠產品或服務獲利,而平臺是依靠后來者的錢發放前面人的收益,一旦人數不增加,平臺營利模式將中斷。這種行為就很可能構成傳銷。所以山東省廣饒警方已經根據相關線索于3月3日發布通告對清心易購平臺進行立案調查。”
章李律師指出,根據平臺規則,會員在零售區購買的產品都郵寄給了購買者,只是在批發區購買產品會進行“代賣”,其中的確存在產品交易流通,只不過是消費易購平臺抓住了消費者的“貪婪”心理,做包賺不賠的買賣。并且產品銷售價格很可能大幅超過成本,比如200元購買1盒“**膏”,成本如果只有20元,批發區賣400元2盒,代賣成功后最終返利40元,也就是說該會員花160元,買了1盒“**膏”。除去成本算下來,不管批發區產品有沒有賣出去,平臺都是賺的。“但是由于有產品在流通,這種模式可能就不是典型的傳銷,而是涉嫌消費欺詐。”
“營銷與傳銷的主要區別,在于是通過產品流通營利還是拉人頭的方式營利。”章李律師表示。清心易購平臺雖然表面上有產品售賣,但是其零售加保證代賣成功的方式實質上是虧損的,經營模式不可持續,如果沒有新會員持續加入,平臺則會崩盤。所以清心易購平臺表面上是賣產品,實質上還是通過不斷引導老會員引入新會員,并通過新債還舊債的方式來持續其經營,類似“龐氏騙局”,符合《反傳銷條例》第七條認定的傳銷情形。
至于清心易購平臺近期在平臺加入了“不保證代賣成功”條款,章李律師表示這屬于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屬于無效條款。
至于會員如何維權,章李律師表示,會員可以與公司協商賠償,協商不成,則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退還相應消費金額。但是如果清心易購平臺性質最終被認定為傳銷,公安部門會依法介入立案調查,屬于刑事案件。而會員通過民事訴訟方式維權,法院會不予受理。需要刑事案件審結完畢后,由法院對該平臺的資產進行清算,對會員按照清償比例進行清退。
故此,目前公安已經立案了,賠償款就沒法退,要等法院資產清算后統一清償。不過參考之前e租寶、云聯惠等案件,消費者拿到賠償款的幾率較低。
據悉,廣饒縣公安局將按程序提報上級公安機關審核,對相關涉案人員部署開展落地打擊處理工作,進一步追贓挽損。根據檢查院公告,未進行報案登記的集資參與人可以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集資憑證(微信、支付寶、銀行流水明細等)到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登記。
騙術層出不窮,21新健康在此呼吁廣大消費者謹慎消費、審慎投資,尤其對于公司資質和合法性要事先確認清楚,以免造成自身損失。
來源: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 清心易購,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