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集團“講國學、買國貨”,傳銷再“正能量”也是傳銷
在很多人印象中,國學與傳銷本風馬牛不相及??涩F(xiàn)實中,常有人打著國學的幌子行騙錢之實——廣西玉林興業(yè)縣警方近日查獲的傳銷組織“東望集團”,玩的就是這路子。
▲資料圖。圖片來自微博
據(jù)媒體報道,與臭名昭著的“中綠”“1040”等“老牌”傳銷組織利用受害者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編造“排隊領(lǐng)錢”“高額回報”等謊言騙人不同,“東望集團”給學員們講國學,講國家經(jīng)濟形勢,跟他們說要愛國、買國貨,聲稱還要建立民生保障網(wǎng)。
傳銷一旦披上“國學”和“愛國”的外衣,只會更具迷惑性。該傳銷組織教室的墻上貼著“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促進國家經(jīng)濟”、“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標語;屋里掛著“公益援助,愛心傳遞”的錦旗;集中“學習”26天,不提一句交錢的事兒……
不僅說得動聽,他們還積極付諸實踐——組織傳銷人員給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在各種活動中當志愿者,組織傳銷人員唱正能量歌曲、表演節(jié)目。
相比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封閉式洗腦,傳銷組織“東望集團”的“洗腦”手法無疑更為隱蔽。對部分老年人來說,這也更具“殺傷力”。很多老年人喜愛傳統(tǒng)文化,將他們湊在一塊“集體學習”,似乎能滿足不少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到頭來,這樣的“痛點切入”也能降低很多老年人的防范心和分辨力。
瞅準需求,對癥下藥,精準“俘獲”……涉事傳銷組織的“操作”,也印證了那句:現(xiàn)代傳銷的“精絕”之處,正在于精準定位、靶向“用藥”,能夠細致探察人的心理,無限放大人內(nèi)心的欲望。
但畫皮再美,終究會露出猙獰面目。以“東望集團”為例,打著開辦所謂傳統(tǒng)文化學習班的幌子和“志愿者”服務、“義工”的旗號,最終還是意在拉人入伙。其自我宣稱的“拯救全人類”,更是莫名其妙,荒誕至極。
受騙上當者固然需要反躬自問,但也不宜簡單苛責其“智商余額不足”、“活該”被騙。在傳銷手段不斷升級換代的當下,與其拿“交智商稅”奚落他們,不如增強其防騙能力。
事實上,類似“東望集團”的精神傳銷,并不是第一次發(fā)生。去年,培訓平臺“福報人生”也是瞄準了很多負債者,利用成功學對被發(fā)展人進行洗腦,最終也成功欺騙了很多人。
可以看到,很多正能量字眼已成了傳銷組織騙錢的“掩護”。鑒于此,從官方到民間的反傳銷科普,也要總結(jié)這類新型傳銷話術(shù)的新特點,從中擬訂出更具針對性的防騙反傳銷策略,跟上傳銷模式迭代的速度。
說到底,披著“國學”外衣的精神傳銷,危害性極大的同時隱蔽性也很強,必須露頭就打。在治理觸角更敏感之外,還要解剖那些傳銷典型個案,在反傳銷知識下沉的同時更新“知識庫”,幫助人們提升對善于自我“包裝”型傳銷組織的識別能力,進而在執(zhí)法部門精準打擊和全社會精確防范的“同頻”中,更有力地清理傳銷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