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線上消費持續增長,社交電商保就業、穩民生
隨著疫情后的社會有序復工復產,數字技術與線上消費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國正在行動。而最新的數據也在顯示,中國經濟正在持續回暖。
疫情后線上消費持續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線下消費受到影響,但線上零售迅速補位。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4.3%。同時,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5月份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1%,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線上消費活力迸發,消費者也得到了更多實惠和便利。
而“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是“六穩六保”的首要工作任務,為穩定民生、穩定民心、穩定社會。消費是“六保”“六穩”工作的關鍵所在,越是艱難時期,越是要積極且理性的消費。一面電商消費應用產業優勢保障居民日產消費,一面是通過線上消費創造就業機會,拉動市場經濟恢復,電商消費在特殊時期為社會注入強心劑。
隨“云”轉型,線上電商行業加速革新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線上的電商行業也在飛快地加速革新,以迎合趨勢發展和用戶需求。傳統電商正在完成多個方向的“云”轉型,其中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和線上線下新零售等新型消費展現出了強勁的生命力。
依托分享經濟模式發展的社交電商,通過熟人或同好之間的分享,構建電商優惠導購網絡。電商直播帶貨,通過網絡技術的進步,打造更直觀的購物體驗。直播帶貨更成為2020最熱門的購物方式,開啟“全民直播”時代。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互通模式,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到家,打造更方便的購物體驗。
線上電商行業正在進行“云”轉型
電商行業的“云”轉型,通過數字技術驅動線上新型消費。隨著業態的新模式加速革新,人們的線上消費體驗不再是簡單的瀏覽和下單,購物體驗正變得更加的豐富多樣。線上的消費活力迸發,將激發更多的經濟潛能。
社交電商保就業穩民生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為9.6萬億元,其中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3萬億元,占網絡零售交易規模的三分之一。社交電商已逐步成為電商消費重要組成部分。
6月23日,在北京舉辦的社交電商監管創新政策研討會上,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仲澤宇先生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經濟轉型期、社交電商即是保就業穩民生落實中央“六保”“六穩”的抓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各個城市受益于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居民對衛生物資、生活用品的獲取得以得到保證。另外,從跨境電商和社交電商拉動就業人數和收入來看,增幅顯著,將相當一部分閑散勞動力調動起來。”
同時,他還指出,由于海外市場狀況日趨復雜和疫情影響下的國內消費市場面臨挑戰,電商行業將有機會成為突出重圍推動經濟復蘇新增市場“奇兵”。
線上消費助力疫情后恢復建設
線上電商在完成自身轉型革新的同時,也通過其自身模式帶動消費、創造就業機會,完成著企業的社會價值實現。國內社交電商內容導購平臺蜜源董事長在接受CCTV13采訪時表示,社交電商通過相互的信息溝通,能夠讓消費者更快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且性價比更高更可信的商品。這樣的購物方式大大地增加了購物效率,實現了線上消費的持續性增長。同時,社交電商核心的分享經濟模式,讓更多人在享受高質量消費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找到了新的就業模式。”
蜜源董事長梁韜接受央視采訪
線上電商行業的“云”轉型,在激發經濟潛能的同時還為政府的“六穩”“六保”工作作出了貢獻。對穩定就業和金融發展,保障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啟動到了重要推力,積極的實現著企業的社會使命。
- 社交電商,直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