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弘揚養生文化 造福人類健康
熱直銷網快訊:今天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2006年起設立的文化遺產日)。2016年9月,國務院批復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作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中醫藥文化是全人類文明瑰寶
中醫藥養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深刻體現著中華文明最古老的原創文化基因,在其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吸收先進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哲學思想,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以人為本的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形成了研究人體生理、病理配以中藥本草來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學科體系。
可以說,中醫藥學是5000多年文明的結晶,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對世界醫學文明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的抗疫歷史源遠流長,從西漢至今,中國至少發生過350次以上的瘟疫流行,因為中醫藥的重要貢獻,中華民族歷經瘟疫均轉危為安,并不斷增強免疫力。在本次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中醫藥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也提出“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尤其在“提高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服務”等方面,將中醫藥養生優勢與現代健康管理結合,探索如何將健康文化、現代管理、醫療保險融為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為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產業發展和落地指明了新方向。
現在中醫藥已傳遍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63個成員認可使用中醫針灸,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國際疾病第十一版的修訂版就納入了基于中醫醫藥的傳統醫學。
弘揚養生文化 造福人類健康
和治友德以“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為使命,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結合西方營養學和中醫養生理念,以現代生命科學成果為依據,建立了“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幫助人們通過三大養生收獲健康。多年來和治友德始終堅持全球化發展的同時,積極面向全球推廣中醫養生文化,真正做到了事業先導,觀念先行,成為大健康領域的國際養生先行者。
產學研相結合 持續注入創新活力
和治友德組建了以中醫養生專家、生物學家、研發工程師為核心的研發隊伍,形成了研究開發中心、試制中心、檢測化驗中心三大系統。同時,與國內外多所專業院校開展科研合作,搭建產學研戰略合作平臺,有力地促進了雙方在人才資源、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生產實踐等方面的交流與發展,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水平,為和治友德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嚴格產品質量 精益生產是根本
為使產品品質得到保證,和治友德投資建設了多條采用現代化先進設備的全自動生產線,以科學嚴謹的管理流程保障每道工序都完全按照先進的工藝流程和國際質量標準執行,保證了所有產品在各個制造階段的整體品質。和治友德產品從原材料的篩選,到最后交付消費者,所有中間環節由生產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雙重嚴格把關。
以和治友德拳頭產品——和治友德口服液為例,原輔料在投入生產前,必須經過嚴格檢驗,在確保感觀指標、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均合格的前提下才能投入生產。在產品生產環節,包括高溫滅菌等在內的十余道工序層層嚴格把控。成品下線后,還要由質檢員進行成品抽樣檢驗。對產品質量要求精益求精是和治友德發展之本,更是企業得以生存的基礎。以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回饋消費者是和治友德踐行誠信經營的良方。
健康提質升級 助力健康中國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2020年4月11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生命科學委員會主辦,和治友德協辦的“全民健康素養提質升級工程”正式啟動,國醫大師李佃貴、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等業內專家積極支持參與本次全國性公益項目,共同促進生命科學研究與發展、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水平。
倡導健康生活 促進文化交流
在海外市場,和治友德大力弘揚傳統養生文化,推廣綠色、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與生活方式,通過組織各種國際論壇會議、策劃國際間旅游互動、開展體育運動健康項目支持等方式,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增進與各國人民的友誼。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