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虛擬貨幣成為傳銷的“幌子”
傳銷作為難以根除的社會毒瘤,經常被嚴打,卻難以完全清除讓其不再死灰復燃。然而嚴打傳銷的工作稍有松懈,毒瘤細菌就會迅速生殖繁衍,當然傳銷的形式卻是千變萬化的。傳銷如不死不滅的寄生蟲,依附有科技衍生的新生事物或者行業上面,千變萬化,迷惑眾生。虛擬貨幣就是被依附的事物之一。
● 虛擬貨幣——皇帝新裝
“互聯網+”時代下,各類騙局的創新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投資領域,打著低投入、高回報的金融創新旗號,行非法集資、融資欺詐之實的越來越多。虛擬貨幣作為傳銷的“幌子”,經常被傳銷人員用慷概激昂地言語演講名人名言、政策發展、時代趨勢、或者財富標尺,從而達到粉飾騙局的目的,就如“3個月回本,5倍的回報率”,“只要你相信,玩耍,吃飯,休息的時候都照樣掙錢,”這樣的宣傳語讓許多人深陷FIS數字金礦無法自拔,這個號稱世界第一數字金礦的FIS在今年3月才開盤,目前在全國已有30萬用戶。除了高收益的誘惑外,參與者還到處鼓吹數字貨幣的好處。此外,參與者還可以根據不同等級來發展下線獲得相應的收益。
虛擬貨幣就像皇帝的新裝,與童話故事不同的是,童話里的皇帝自欺欺人。而傳銷這位皇帝穿上這件擁有金融性質的“華麗外衣”以后,便粉墨登場充分展現自己的騙術,為自己斂取大量財務。近年來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新型傳銷手段和外衣也隨之衍生,因此,傳銷也死灰復燃,在市場上開始活躍起來。
5月,中山市東區公安分局披露一起利用網絡“維卡幣”傳銷案,打掉一個涉嫌組織領導網絡傳銷、詐騙團伙,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3人,傳銷網絡涉及8個省,涉案金額達6億多元。8月5日消息,同一天,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和廣州市公安局分別公布一起假借虛擬貨幣從事網絡傳銷案件。涉案金額合計接近30億元,數十萬投資者被騙。9 月 6 日,深圳寶安警方公布破獲一起非法傳銷案,刑拘 9 名非法傳銷人員,涉案金額 241 萬。而該傳銷組織則以描繪虛擬貨幣" 摩哈幣 "投資事業光明前景,深情講述在工作中如何尋找成功真諦,步入人生巔峰作為騙取其他人員財務的手段。據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披露,近期破獲“萬福幣”特大網絡傳銷案,抓獲這一傳銷組織在國內的代理人和網頭60多名。9人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數億元銀行資金被警方凍結。不到兩個月時間,該傳銷項目就吸納會員13萬余人,瘋狂收取傳銷資金近20億元人民幣。據“萬福幣”專案組組長趙勇介紹,美國未來城公司由美籍華人劉某創辦,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這些案例也只是今年相關部門查處虛擬貨幣傳銷案件的鳳毛麟角。
● 虛擬幣下潛伏的是傳銷陷阱
虛擬貨幣傳銷騙局在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掩護下,騙局愈演愈烈。
對此,有業內人士曾指出,虛擬貨幣本質是傳銷產品,均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萬福幣”、“暗黑幣”以及“中非幣”吹噓回報巨大,但在現實中不具備任何流通價值和使用價值,只能在公司內部通過注冊新會員、會員之間、會員與公司間轉讓變現,實質就是計算返利數額的工具。同時,虛擬貨幣嫁接高端場所造聲勢,卯足噱頭“傍大款”。在虛擬幣涉案中,各個公司為讓自己的虛擬貨幣名頭吸睛,紛紛拿出看家手段打造“皇帝的新衣”。“萬福幣”曾號稱“對接比特幣”,頻頻在宣傳資料和視頻中使用“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全球未來財富領袖峰會”,許諾“一定讓所有投資人賺到錢”;“暗黑幣”幕后中國香港達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舉辦了啟動大會,接待數千名投資者前往“觀禮”。可以說,虛擬幣與傳銷處處有套路,而在這金礦銀山下潛伏的往往就是“傳銷陷阱”。
非法傳銷作為直銷行業娘胎里自帶的劣質基因,其虛擬貨幣的身影在直銷行業中更是屢見不鮮。如上海某直銷公司的CIC智能積分項目,便是一個虛擬貨幣項目。該項目的參與者曾向直銷界記者表示,該項目,是公司老板為了打破直銷行業內的產品瓶頸而研發提出并發起的。
對于虛擬貨幣,直銷行業資深人士指出,直銷行業是以產品為導向的行業,而虛擬貨幣作為傳銷斂財的重要工具,直銷企業從產品市場轉戰虛擬貨幣,改向金融領域,不僅是在打法律擦邊球,而且還有“圈錢”的嫌疑。